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6 浏览:15581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学院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方法:对护理学院两个年级126名在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是较强的,大学生适应能力与性格有关.与性别、年级、生源地无关.结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从大学生的性格改变为主.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21-02

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客观环境要求,主动采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一个人非常满意地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有了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才能有自身的健全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自信、乐观、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困难,知难而上,是心理适应能力强的标志.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适应不良,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还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历史的发展,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和研究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状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提高人才的素质[1].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延边某护理学院的08、10级在校大学生126名.纳入标准:知情同意的本科大学生.

1.2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

1.2.1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资料:包括年级、性别、生源、性格等.心理适应能力量表用汪向东[2]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量表.心理适应度分为3个标准:60分一下为一般,61-80分为适应性较强,81分以上为适应性强.分数越高适应能力越好.本研究Cronbach’a等于0.521.

1.2.2调查方法

由本人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每名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其完成,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统一输入SPSS13.0数据库,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26人,共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其中,男生20份,占15.9%;女生106份,占84.1%;独生子女47人,占37.3%.

2.2研究对象心理适应能力(见表1)

2.2研究对象心理适应性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心理适应性能力与性别、是否独生子、生源地、年级无差异,而性格有差异(表2).

3讨论与分析

3.1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状况总体良好

通过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状况比较乐观,心理适应能力较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学习、困难、环境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把握方面成绩很好.


3.2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无性别差异

调查发现,男女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综合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数据资料表明,部分女生不能很好的悦纳自己,在对他人的适应上,女生的适应性优于男生,在与人交往中,女生更能容忍退让,而相当一部分男生不能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平共处;在对学习的适应方面,较少的学生找到了适宜的学习方法;在面对困难时,女生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一些.由于护理学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男女生比例失衡,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使得调查收集资料方面存在抽样误差,造成调查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3.3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无年级差异

调查表明,高、低年级学生对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均较强,说明大学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调查表明,城乡大学生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间,在心理适应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

3.4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在性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调查发现,外向型性格的大学生对社会适应性能力较强,其次是混合型,最差的是内向型.

4小结

研究对象即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总体上较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在性格上有差异,外向型的学生适应力更强一些;不同性别、生源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也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