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消费观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1 浏览:9412

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为主流,而是以储蓄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观占主导地位.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阶段小学在校学生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起来后成长起来的,但他们的消费观念仍处在以传统的储蓄为主流的消费观,原因何在?为此,《品德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二课《钱该怎样花》中《浪费与节约》一节,针对目前在消费观方面出现的误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白什么叫合理消费.

那么小学生中的消费误区到底在哪呢?我们组织学生设计几个消费方面的问题,在四、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个调查.

一、深入调查,了解消费观

调查的对象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调查方向是消费心理,调查目的是了解小学生现有的消费观念.从理论上说,消费分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怎么写作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怎么写作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这个消费调查是这样的:检测设给每位学生在50元钱,让他自己定一个花钱计划,你想怎样花就怎样花.两个年段共有387名学生参与了这个调查.这个调查没有实际消费,而是一种消费检测设,实际上是消费心理的调查.

调查过程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独立完成这个花钱计划.教师不作任何提示,学生也不讨论,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同,他们的花钱计划肯定也不同.如果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势必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学生的真实想法反而被掩盖了,消费的差异性将无法展现出来.调查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被调查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子女,一组是铁路子女家庭及收入尚可家庭子女.(这两组是以收入稳定性为主来分类的,排除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高收入,铁路子女家庭低收入的现象.)两组学生花钱计划分开统计,结果如下:

1.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子女:(1)将钱全部存起来占12%;(2)花5元,存45元占88%.

2.铁路子女及家庭收入尚可家庭子女:(1)花5元,存45元占20%;(2)花10元,存40元占66%;(3)花15元,存35元占14%.

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大致可以找出消费心理存在的共同现象:第一,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100%的孩子将绝大部分钱储蓄起来,以备将来急需之用.第二,消费观念受长辈影响,没有形成自己的消费观.绝大多数家长没有教孩子们如何消费,但他们的消费行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孩子身上的消费观念实际上折射出家长们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存在如下差异:家庭收入高的孩子,由于经济宽裕,闲散资金较多,孩子侧重于消费;家庭收入低的孩子,生活拮据,没有更多的闲散资金,故孩子偏向于储蓄.现阶段的小学生并不象我们想像的那样,接受新型的消费观,即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以储蓄为代表的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从他们的消费观念上折射出现行社会的消费是以传统储蓄为主流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显而易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此培养小学生与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消费观迫在眉睫.

二、立足现在,树立“节约”观

调查的结果出来了,问题也找到了,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树立学生正确的“节约”观,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节约”并不是不花钱;第二究竟什么“该花的钱”.

《浪费与节约》一节中,提到“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不叫节约”.从字面上看,“节约”的内容不难正解,就是不是说不花钱,而是要适当的花钱.但学生对“该花的钱”仍然存在偏差,片面地认为,只要想要的东西就是“该花的钱”.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三个讨论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一步步明确,什么是“该花的钱”.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我们学习生活必需的.学生们自然会想到吃的、玩的、身上穿的等等,并得出答案:“衣、食、住、行”是学习生活最基本需求.第二问:如果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还能保证学习生活正常进行吗?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

第三问:在消费过程中,能不能因为省钱而减少衣、食、住、行的费用?当然不行,学生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不叫节约.”消费首先是保证生存的需要,切不可为了“省钱”而影响了生活水平.

学生明白了以上道理后,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花50元钱,同时让同学们参考以下两个问题:

1.首先考虑必须写和最想要的.2.在有限的钱数中,想办法多满足一些需求.

这次的花钱计划与第一回的调查有了明显的不同,存钱的学生比例减少了,大部分学生们开始筹划如何将50元钱用完,甚至有的超出了50元的界限,写的东西玩的、零食占了很大比例.这样又出现了又一个问题:超出规定金额,也不完全是生活必需品,这种消费对还是不对?


三、着眼未来,树立“浪费”观

仅有正确的“节约”观,并代表学生具备了完整的消费观.《浪费与节约》一节中,提到“花钱写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目的是在培养节约观的同时,树立学生浪费观,形成完整的消费观.在学生了解“节约”后,还应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浪费”.消费者在“节约”的同时,“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这看似两个矛盾的东西,却有机地结合在消费者身上.这种“节约”与“浪费”的矛盾不仅仅高收入者有之,低收入者也大有人在.

高收入阶层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奢侈品”的消费上.奢侈品是一种超出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性的消费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消费现象正悄然兴起,并正以极为惊人的速度扩展,大有取代传统消费观念之势.“许多分析人士预计,2012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奢侈品零售市场.”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感性成份要远远高于理性成份,显示消费心理不成熟,主要追求的是个人奢侈品消费而不是家庭奢侈品消费,呈现出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奢侈品消费需求特征.这种奢侈品的消费目前来看只存在高收入阶层,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20年后,现在的小学生将步入中年,他们是那时的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观念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低收入阶层也同样存在“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消费从众心理上.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如看到市场上减价处理品,不管需不需要,都挤上去抢购,写回来又用不上,闲置在家.

再如别人家有的东西,感觉很好,立刻写一个同样的,不管自己是否需要等等.

与高收入阶层奢侈品消费一样,这种消费同样是属于浪费之例.我们想要的东西可多了,可是钱总是有限的.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为了让学生们明白如何消费才是合理的,不能只重视“节约”而忽视了“浪费”.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花50元钱,同时让同学们参考以下两个问题:1.现在不写以后不好写,而自己又很想得到的,可以先写;不那么急需,以后也能写到的,先放一放.2.写的东西不能盲目,甚至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克服消费中的“从众心理”,合理地运用“权衡取舍”原理权衡取舍原理指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聚合”,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的选择),让学生学会消费,克服不必要的“浪费”.学生经过讨论可以明白什么是“浪费”,既“花钱写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责任编辑:林文瑞)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