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4 浏览:11777

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约有20%一3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1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1].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人员缺乏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国高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德育教师等,其中多数人员又为人员,他们一方面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分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该项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人员也缺少必要的理论底蕴和有效的咨询技术.

2物质条件有限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提供日常怎么写作,但总的来看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物质条件是相当简陋的.主要表现为经费不足、场地狭小和设备短缺.简陋的物质条件不利于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咨询的效果和质量.

3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扎实,对来访的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咨询的针对性也就不强.同时在高校一般把谈话法作为咨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很少借助仪器、催眠和行为疗法等手段与方法,这样就很难保证咨询的效果.

4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多是面向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即较多地偏重障碍性咨询方面,偏重防治性怎么写作,而发展性咨询的工作做得很少.同时,在咨询方式上也存在着被动的局面.

5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说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十几年,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和受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接纳和重视还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部分高校,多年来形成的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心理教育的思维定势使心理咨询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扶持.

6重视普及,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心理咨询的专著、论文发表不少,相关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但就总体来看,对于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一些文章、调查报告描述成分多,深入研究成分少,且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7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对象较多地局限于校园内大学生,没有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使得该工作本身与社会严重脱节.咨询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导致了教育力度不够的局面.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有模式的构建

1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的心理咨询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党政领导要更加重视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相应体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要把心理咨询工作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规范化地进行[2].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科研经费、事业经费应当作为常项预算列支,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2加强组织均衡的专业人员队伍,加强督导和职后培训


要组织建立一支均衡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队伍.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这支队伍可以以心理学教师和保健科医生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为主体,并把学生骨干吸收进来,形成专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的人员结构.同时,应定期对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四级网络和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普遍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学生会、校医院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该领导小组的负责下专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承担起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编印、辅导员、广大教师及主要学生骨干培训、心理咨询信件处理、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心理普查、成才谈心、朋辈辅导等活动.同时搭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四级网络”,并成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4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实行分类怎么写作管理

通过采用多种心理测验量表,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PI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考试焦虑量表等对大学生施测,了解大学生在相应因子及维度上的得分,从而对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从中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部分学生予以干预(访谈、咨询、心理训练等).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类型,采取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调节.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类怎么写作和治疗.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最好贯穿大学四年或五年的生活,根据年级的不同进行追踪怎么写作等.

5点面结合,加大宣传

心理咨询工作有无生命力,关键取决于其咨询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效果也不同.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类,即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而发展性咨询则致力于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重在体素质的提高.从高校心理咨询的实际来看,重视适应性咨询是必要的,因为确有一些学生因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导致适应不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心理援助.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发展性咨询,因为学校心理咨询不只是专门为有这样那样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提供怎么写作的,也同样甚至更多的是为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怎么写作,以使包括心理异常在内的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6丰富心理咨询怎么写作形式

摆脱个体咨询一统到底的局面,拓展团体咨询、朋辈辅导、网上咨询、、书信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齐头并进的怎么写作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的网站、网络沟通群等,更好地减少来访学生的顾虑,面对面的尴尬,达到满意的咨询效果.

7强化地域特色,加强学术交流

在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上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更多地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还应加强全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研究会)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