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应对与心理健康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73 浏览:130189

人类对灾难的研究自古就有了,但是真正纳入科学的体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专门术语叫应对,英文叫做coping.它指什么?就是指我们防止压力或者应对自己的伤害所作出的各种努力,这就叫做应对.前面我提到过的那个心理学家Lazarus,他提出了两种应对:一种叫做问题趋向,problem focused,另外一种,叫做情绪趋向的应对,emotional fo-cused.他说,应对有这么两类,一类是解决问题,怎么样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另一类是怎么样调整我自己的情绪.这两种应对,都很重要,两者应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灾难,包括灾难的不同时期、对不同的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某一种方法.在国外,这方面研究得比较多.有人发现,在西方文化中,采用问题应对的这种倾向,要高过情绪应对,这是说西方人.那么东方,咱们过去没有人专门做过研究.但是我倒觉得我们流行的话里面有很多.老百姓碰到一些倒霉的事情,首先就要情绪调节.比如把碗打碎了,就说“岁岁平安”,还有什么叫做“因祸得福”等等.类似这样的,其实都属于情绪调节.

有人做过研究,在三哩岛这个核事故发生几个月之后,有一个心理学家小组到那里专门做了调研.最后发现什么?凡是采取以处理自身消极情绪为主的这样一些人,都比较健康.而在那忙忙碌碌,整天在那里徒劳无功地去想办法的,因为核泄漏你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你又整天在那想办法,结果这样的一些人,心理上、心态上都不大健康.因为徒劳无功的这种忙碌,只能增加你的心理问题,增加你的挫折感,忙碌了半天也不见什么效果,所以使你的问题更加重.

不过这并不是说对什么情况都是以情绪应对为上策.比如说这次“非典”,我觉得就应该情绪应对和问题应对齐头并进.应该并进,不能够偏颇.我们既要积极地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蔓延,同时也要克服过度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这两方面都要加强.在灾难面前,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应对措施,采取一些消极的心理防御方法.下面,我举几种心理学上叫做心理防御的消极的例子.

第一种,否认.有的人碰到大灾难了,他不接受这现实,甚至不承认,认为那不是真的,他在幻想中生活,这就是否认现实.第二种叫退行.倒退回去了,退回到了幼年的、早期的这样一种行为方式了.表现出一种非常原始的、很幼稚的方式来应付这种挫折.比方说有的人碰到什么情况了,嚎啕大哭,像个小孩子一样,那就是已经退回去了.挫折太大了,承受不了了,退回到小孩子那种行为.第三种叫做压抑.压抑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忘记它,我不再想它,把这个痛苦和焦虑压抑到潜意识当中去,就变得麻木了,这个事情已经忘记,甚至有的时候是真的忘记了.第四种叫做什么呢?反向.比如有的人他内心当中,或者说他潜意识当中,非常紧张、恐惧,但是他表现出来的,可能镇静自若,或者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好像是毫不在意的样子.其实他内心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一种掩盖.有的是有意的,有的自己也没意识到他为什么会这样表现.这叫做反向心理.第五种叫抵消.抵消是用某一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制和减轻痛苦.第六种就是攻击.有了挫折、灾难了,他就很没有理性的,没有理智的去攻击他人,攻击他认为的责任者,怪他、谩骂、大打出手等等,无所不用其极.也有的攻击自己,碰到灾难、挫折了,他不攻击别人,他自残、自虐,有这样的.当然还有另外的情形,他也不攻击别人,不攻击那个所谓的责任者,也不指向自己,他找替罪羊,找根本无关的人,他把怨气撒到人家头上去.第九种叫自责,一种罪恶感.发生事情了,他把原因归结到自己了,做这种错误的归因,产生内疚感、自责感、罪恶感,最后就是喝个一醉方休,抽闷烟.


这些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只能暂时缓解一下痛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健康的人,他会采取一些积极的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应对措施.我们下面重点就介绍一下积极地应对有哪些方法.

第一种,宣泄.或者叫合理发泄、适当发泄.也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适当的发泄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心理学上研究,压抑情绪是非常有害健康的.情绪不表达,心里有话不说,很容易得病.那么宣泄方法呢,我说要适当.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对像去述说一下,和自己的亲人说一说,除倾诉之外,必要时也可以痛哭一场.痛哭作为一种感情爆发,是一种防御方法,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我们有时也可以呐喊.国外专有一种喊叫疗法.我实在太压抑,太憋闷了(当然你别在公共场所喊叫,别人会以为你是疯子),在没人的地方对着大山,自己在家里面,喊一喊也能够使自己痛快痛快,舒服一下.没人的时候,骂骂人也未尝不可,反正自己痛快一下,不憋在心里.当然你不要当着别人面骂,那就引起不良后果了.

第二种方法叫做转移.转移,主要是把注意力指向其他方面,去做其他的事情,去注意其他的事物,注意或做一些有益至少无害的事情.你去做,你只要一做别的事情,你注意力一定就转移到别处.

第三种方法叫做代偿.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有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堤内损失堤外补”.我们碰到了挫折、损失或者追求一个什么东西失败了,可以改变目的,换一个东西追求,在这方面损失了,得不到了,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弥补它,取得另一方面的成功.

第四种方法叫升华.就是化悲痛、愤怒为力量,将情绪应激所唤起的这种能量,投入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去,让它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我们遇到了灾难、痛苦,但不能老痛苦下去,我们总还要生存,因此我们能不能够化悲痛为力量,采取行动,战胜这个灾难,就决定了我们将来能不能生活得更好.所以,就要用升华的方法激励自己.

第五种方法叫放松.这是我们心理治疗经常用的,可操作的一些技术性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深呼吸,做几个深呼吸.你在紧张的时候,会心慌气短,是这样吧?你做几个深呼吸,立刻就缓解了.还有心理学上叫情绪心像法的,也是一种放松术.就是想像一种美好的事情,你最得意的事情来陶醉陶醉,再把那个感觉找回来,这也属于放松.还可以想像一种美好的景色.

还有一种方法,应该是第六种了,叫做脱敏.我们人恐惧、紧张,往往是对某些事物敏感了.比如说,一碰到什么,我就全身发抖了,或者心就“怦、怦”慌起来了,这是对这种事物敏感.怎么办呢?一定要暴露在这个事物面前.当然碰到大的灾难,我们不能采用心理学上的那种满贯,那种满贯就是一次到位.我本来已经承受不了,再让我受那么强烈的刺激,我更承受不了.所以我们可以用那种系统脱敏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地,逐步地接近你那个敏感的事物,来克服你这种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当然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技巧,必要的话,需要专业人员来帮助.

第七种方法叫幽默.我觉得现在很需要提倡一下幽默.幽默,就是以乐观的心态,轻松调侃,或者是自我解嘲来给生活带来笑声,缓解紧张的气氛.

我最近感觉和前一阵子不一样,咱们北京市刚刚宣布“非典”已经严重那个时候,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手机的短信净是这种一听就非常可怕的消息.但是最近这一个礼拜,我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发过来的小段子、小笑话,说明人的心态已经放平和、轻松了,他可以调侃了.比如他改编诗词:“问君能有几多愁,就怕疑似非典被拘留”.这就不是恐慌,这是调侃了,是在开玩笑.我觉得偶尔来这么一下,也使人们精神放松下来,不要那个弦老绷得那么紧.所以我觉得,越是紧张的时候,我们越要提倡一点幽默.

第八种叫作希望,hope.过去我们中国的心理学里面不把希望作为一个概念、一个术语来研究.我的一个博士生去英国一年,发现西方心理学家有大量关于希望的研究.希望对一个人太重要了,人要没有希望了,就很麻烦.你看一个生活再贫苦的农民,或者是什么人,他一定有希望.有希望他才能够一直那样活下去.包括一个残疾人,他也有希望.人如果没有希望了,绝望了,那就没办法生存.所以我们提倡要有希望,不绝望;要有信心,不灰心.当然,这个希望和信心是有关系的.你要没有信心,你可能也就没有希望.比如说现在“非典”横行,我提倡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今天临来之前想的一句话):“但将冷眼观SARS,看你横行到几时”,这就是一种希望.这个SARS不可能永远横行的,或者用名作家的话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是子夜了,那黎明也就在眼前了嘛,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第九种,理智.我前面讲的,有许多方法,我觉得只是治标的,并不治本,也就是只能减轻你那种紧张的症状、恐惧的症状.要真正治本,我觉得还是要靠理性.具体说来,面对灾难的事件我们要提倡一分为二,要辩证地思考,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从消极中看到积极.我们要学会,看事情既要看到它有消极的东西,也要从里面努力去挖掘,从坏事当中挖出点好的因素,找到那些积极的东西.大家看到没有,这个SARS的肆虐横行,提高了人们的卫生意识,促进了全民的健身运动.现在我们学校校园里面锻炼身体的人太多了.老老少少都注意卫生,都锻炼.在“非典”时期,咱们再来看看,还有好多好的现象,交通好了,不那么堵塞了,一些会议(当然说不必要的)和那个应酬也大大地减少了,没那么多了,那这时候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家庭和亲人来团聚.

另外,我们从大的方面也还可以看到,比如说,我们看到媒体上有报道,有人死亡了,当然这是坏事情了.但是反过来说呢,我们看到有人死掉了,那么我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觉得活得很不容易,我们也就更加会善待他人,对自己对别人都会更宽容一些.这个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从更大的方面,这种危机的关头,不但考验了我们广大群众,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考验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把百姓的生命安危能放在首位的这样的领导,或者这样的政府,我相信必将得到人民更多的拥护.

最后一个应对的积极措施,就是行动.光想还是不行,说也不行,还要行动.灾难毕竟是天大的坏事,只靠调整心态的情绪应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行动起来,为所当为,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努力搞好问题应对,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灾难预警、社会支持和心理援助系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福兮祸所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这样的一种预言.你不通过行动,是得不到这种好的结果的.灾难是从反面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没有哪次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那我要补充一句,灾难过后,必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谢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