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毕业文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73 浏览:30999

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质疑,院校照样存在.其背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或相似的原因,也有作为培养机构所独有的原因.综合而言,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是导致毕业论文写作陷入尴尬境地的理念原因从高等教育的规律来看,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发挥着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内容与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因此,缺少了毕业论文写作的高等教育是不完整的.但目前的现实中,很多高等院校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地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却视其为毕业前的程序环节,认为有论文就可以毕业了.这种理念有诸多外在表现,比如高校普遍缺乏统一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和报告课,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写作步骤、学术规范等都不甚明了.由于在理念上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结果导致毕业论文写作没有独立地位.这是导致学生敷衍的内在原因.

(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机制落后,是导致毕业论文写作陷入困境的机制原因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机制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往往与找工作、备考研究生的时间相冲突.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或者第八学期开始的两个月,这是学生找工作的关键阶段,也是备考研究生的关键阶段.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工作尚无着落的学生很难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同时这种安排在时间上也比较紧迫,让学生难以沉下心来对论文选题、实验和写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2.遴选指导教师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很多院校在第七学期末,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给学生下发毕业论文题目库,不同专业题目后面附上相应的指导教师名单,比如刑事诉讼法专业的题目附上本校指导教师名单(比如10名教师),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专业方向以及指导教师,当出现一个或一类题目过于集中,或者指导教师过于集中时,班主任或辅导员予以协调.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弊端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不了解,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学术兴趣以及知识储备状况,学生也难以充分了解教师的学术专长与学术研究方法,这种遴选教师机制,不仅导致指导、沟通过程不顺畅,难以形成好的指导效果,而且,这种一刀切&rdquo,式的作法忽视了院校本科专业之间的特殊性,最终导致通过毕业论文写作提升学术训练能力、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rdquo,的初衷难以实现.

3.论文题目库不合理.目前,大多高校往往由教师提供题目,然后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整理,汇集成毕业论文题目库.这些题目的拟定或者因更新不及时而导致题目陈旧,不能做到关注法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或者过于宏大非本科学生所能驾驭.确定指导教师之后再更换题目,却往往面临程序上的限制.笔者指导毕业论文多年,每每看到学生拿着论审判公开原则&rdquo,、论刑事辩护权&rdquo,等诸如此类大而无当的题目,就要求学生更换题目,但按照学校要求,更换题目需要提供正当理由,而且需要教研室主任审批,非指导教师所能直接决定.这时,为了减少麻烦,只得在题目上增加一个副标题来限定论述范围.确定指导教师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确定题目的被动性,以及指导老师数量有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很多高校程式化&rdquo,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教师与学生都难以充分投入.

(三)毕业论文写作经费不足,是导致毕业论文写作陷入困境的一个现实原因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经费一般每年由教务处根据各专业类型及毕业生人数以及院系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费预算,由财务处安排资金给各院系使用.经费使用范围一般包括:

(1)教师的工作量酬金,即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劳务费用.

(2)学生调研的交通补助费.(3)图书资料与实验材料以及论文与设计图纸打印所需的费用.

(4)文献检索、专利查新、资料复印以及在外单位进行的各项测试、制样、加工等费用.据笔者考察国内多家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经费管理规定(办法),发现一般文科类毕业论文写作经费在350元左右,理工科毕业论文写作经费在450元左右.从实践来看,如果是应付式写作,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参考文献,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这些费用并不超越支出.但如果学生需要调研或者做相关实验,这些经费就捉襟见肘了.最终,这使得学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调研.院校也不例外,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经费投入不足俨然成为制约论文质量的瓶颈,尤其是理工科毕业论文.应当说,如果没有教师的课题经费做支撑,单靠学校目前的单项论文经费,很难产生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中国走向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rdquo,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rdquo,集中表现在2004年和2009年两次大的争论,主要有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保留本科毕业论文和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三种声音.毕业论文取消论&rdquo,始于2004年前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涂艳国教授,他认为,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可能是大势所趋.绝大多数高校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不能适应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而且弄虚作检测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掺水&rdquo,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1〕该观点一出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取消毕业论文是因噎废食,从现实角度讲,取消本科论文带给学生的只是一时轻松,长期下来势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损害学校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是唯就业率&rdquo,指引下典型的错误教育发展观.同时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种考试所占据,在校期间的科研活动总体上比较缺乏,而论文使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内容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谓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有效整合,同时也是考察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对于学校,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源头入手,从自身找原因,一方面想方设法为学生论文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帮助学生改进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而不是听之任之或一棒子打死.

〔2〕该争论暂时止于2004年4月8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但2009年10月11日《成都商报》刊出的署名马天帅的一篇新闻稿《四川大学新闻系拟从明年起取消毕业论文》再度掀起了争论的.该文报道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的一项有关毕业论文的改革&rdquo,,亦即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以在报纸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rdquo该文一经在互联网上发布,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或主张放弃,或主张改良,或从教育制度或体制入手探究其原因,或从大学或学科实际出发来寻求对策,集中揭示了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实践来看,很多高校采取了中间路线&mdash,&mdash,&mdash,对目前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制度改良.比如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进行的的多元化毕业论文设计&rdquo,就是一个典型(下文予以评介).

(二)教育部的态度教育部针对毕业论文的取消论给出了鲜明的回应,旗帜鲜明的确立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设计)的地位&mdash,&mdash,&mdash,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2004年4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首先明确了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强调指出,应从教学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学风建设、实践教学与经费投入等方面来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列为确定本科教学评估结论的关键指标.看来,虽然学界有不同声音,但教育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法学本科毕业论文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强.院校作为法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强化其地位与重要性.问题是,论文质量如何获得保障如果没有系统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论文的地位与作用也会成为没有根基的水中月&rdquo

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比较研究

在如何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教育部下发了相关文件,国内高校自身也进行了相关的制度完善与建设.(一)教育部的态度与相关文件教育部在强化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严肃处理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2年制定并于2013年实施《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处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根据该办法,惩治学术作检测行为的举措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明确规定了作检测行为的情形.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包括下列情形:购写、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写卖的,由他人、为他人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的,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的,伪造数据的,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的.2.明确了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职责.其中,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对学位申请人员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学位授予单位的职责是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健全学位论文审查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审核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原创性.3.明确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重视学位论文审查情况,并明确规定了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的审查机制.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将学位论文审查情况纳入对学院(系)学生培养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发现学位论文有作检测嫌疑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确定学术委员会或者其他负有相应职责的机构,必要时可以委托专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对其进行调查认定.

〔3〕4.明确了学位论文查重行为中所有有关人员的责任与相应的惩戒机制,包括学位申请人员、为他人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写卖、的人员,指导教师、学生培养部门及负责人、学位授予单位.

(二)包括院校在内的国内法学院校的相关制度建设在毕业论文写作制度改革浪潮中的一个典型是,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出台、并在2010年毕业的大四学生中推行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新方法,其中的变革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1.增加了三种毕业论文体裁.在新办法中,本科生毕业论文体裁变化明显,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大,除了保留原有的学术论文外,增加了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三种体裁.几种体裁都有具体要求,并列出了相应的评分标准,供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选题、撰写和答辩时参考使用.比如,调研报告要求选题能反映一种或者若干种社会问题,能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客观问题,数据真实,资料翔实,多人合作的应明确具体分工和贡献.

2.论文题目选择方面,可以一人一题,也可以团队合作完成.根据新办法,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上应一人一题,但如果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等确需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选题最多不超过3人,同时要求必须明确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和贡献.同时,学校鼓励结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和实验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3.论文答辩具有灵活性.新办法不再要求论文都必须参加答辩,只有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才为必需:

(1)论文成绩为优秀等级的,

(2)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

(3)优秀等级以外其他等级的,学生申请成绩升级的,

(4)学校要求各个学院应抽取一定比例的优秀等级以外其他等级的论文参加答辩,但具体比例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另外,针对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复制、粘贴的现象,新办法增设论文原创性检查制度,严处抄袭、剽窃不端行为.对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的给予严肃处理:抄袭、剽窃不超过论文全文10%的,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答辩,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10%-20%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或延期一学期答辩的处理,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20%以上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延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答辩的处理.五是,新办法还强调了教师的指导职责,对不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的,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

〔4〕(三)域外可以参考的经验一国高等法科教育的功能定位,深深根植于一国特有的法律文化之中,为社会基础、习惯传统、法律体系、法律意识所制约决定.

〔5〕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在高等法学教育方面,我国与英美、大陆法系国家存在很大差异,毕业论文写作与设计的差异尤为明显,比如美国根本就没有我国学位教育视野下的法学本科,也就没有相应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了.

〔6〕另外,无论英美还是大陆法系,高等法学教育职业导向非常明显,毕业论文并不是其必要要件,相反,研判法院判例,解决实务能力视为毕业的重要条件.

〔7〕但这不意味着国外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法学学科之外的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有些还是值得思考的.虽然国外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我国学理界定下的毕业论文,但这不等于他们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学生的交流技能作为毕业条件之一,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学习一系列与交流技能相关的课程,包括写作、修改和陈述实验报告、准备和主持研讨会、高年级的专业论文及独立研究项目,如果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则不予毕业.

〔8〕另外,很多大学不仅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还重视写作训练,并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系统的体制与机制.有很多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院专门设有阅读和设计研究&rdquo,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继而着手在课堂或学校实施小规模的调查,然后形成专业论文.

〔9〕针对学术查重行为,制裁比较严厉.美国对学位论文的管理非常严格,因为关系到学校的名誉,导师会很慎重.一旦学生学位论文查重,学生会被踢&rdquo,出学校,而且其他学校也不会再接纳他.这样的记录,会被视为信用不良,很可能会影响今后找工作和发展.

〔10〕还有,很多大学对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设有经费保障,为那些希望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或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和渠道,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有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开辟独立活动期,提供研究机会及经费,使之参与课题研究.

四、院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机制完善建议

(一)理念方面,院校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重要意义,更要结合院校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位其价值.我国教育起步晚,国家有关部门对院校培养目标的表述较少.比较明确的表述是1999年贾春旺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时讲话指出: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

1.培养学生对法学专业的研究兴趣以及选择论文题目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dquo,这句谚语在大学生时代仍然适用.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如果对刑事诉讼程序根本不感冒&rdquo,,何谈掌握好程序法理、程序法规范更遑论理解其中精湛的程序规则了,日后的敬岗爱业更是纸上谈兵.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热爱与兴趣,这需要导师的引导与培养.导师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经典著述、经典案例、相关的影视作品,以及观摩法庭审理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动力.

2.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本科生的知识积淀与未来工作为主要参考标准,题目要具体而精当,要注重实战性与执法能力的培养,理论性不能太强,比如取保候审条件的理解与运用&rdquo,等等.二是,要切合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走向.毕竟本科毕业论文不仅仅是学位论文,更是一种学术成果,对很多本科生而言,也许这是一生唯一的或最为重要的一篇学术论文,因此选题要体现时代性.如果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是为法制建设贡献智识力量.

3.导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找法学文献.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对于一些经典的法学书籍、国内外权威法学期刊与报纸不是很了解,导师要给学生进行评介,比如《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同时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平台,比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等.

4.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实践中,经常出现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规范的论文写作要求,或者虽然知道但却不知如何具体运用,比如论文的规范格式(目录、摘 要、关 键 词等)、字体、注释、引证等.导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最新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是撰写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对于一篇完整的论著,参考文献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术规范的正确运用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学术素养、知识储备、也是学术作风严谨的体现,指导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遵循和论文撰写的技巧.

〔13〕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不仅可以论文质量低迷的现状,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论文经费不足的压力.因为导师往往也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省部级、校级课题,让本科生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减轻一些重复性的、水平相对较低的研究工作或准备工作,因而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参与课题可以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也是论文经费的保障途径之一.(四)建立完善、科学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与机制为了提高论文质量,应当构建动态的、立体的论文质量评价机制,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事后的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来制约.相关思路如下:首先,明确论文指导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责任.本科论文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责任主体不限于指导教师,还包括学生自己、学校及其负责人.因此,所有主体的责任、权利义务,学校应当通过规范予以明确.院校可以根据教育部《学位论文作检测行为处理办法》制定出更加详细可行的操作细则.其次,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由结果审查变为过程要素审查.传统上,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往往是成品的评价,为了提高质量,应当为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予以评价,加强阶段性检查.同时,教师应细化论文评价标准,制定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对选题的理解程度、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证的力度与清晰度、结论的科学性、文字表达、论文规范、是否存在抄袭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14〕最后,在构建质量管理机制时,应当考虑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和条件,尊重其学科专业的规律.院校设置的专业实战性强,与警务执法密切相关.由此,专业之间的特点区分比较明显.以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专业为例:治安专业致力于培养在门从事治安决策与管理实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则致力于培养以工科为主,法学与工学相结合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特点不同,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的侧重.因此,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与管理,应当结合该类专业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标准,唯此,才是科学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