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系毕业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39 浏览:105542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题目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等于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地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同时教师还要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只有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有可能得到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要自觉的反思.注重工作中的反思,由于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所以也就成为学思结合的努力.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可以说是肤浅的知识,不足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多反思,才能成长,因此说,波斯纳提出,对于教师来说,经验+反思等于成长,意思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对已经获得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反思

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

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记录和反思.

(一)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二)写出并反思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写出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本节课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经常反思,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对教学活动大有益处.

如何反思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确立检测设4.验证检测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态.

3,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一、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特点是自觉确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旦被学生掌握了,就会产生激励学生一定要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力.这就是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常以理想,志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推动力.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十分注意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目的.这是保证学生能够持久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根本所在.

二、加强心理交往,启发积极情绪.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交往的过程.师生心理交往的基础首先是情感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要以鼓励为主,对差生不可冷淡,不能挖苦,要宽容友善,耐心教导,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情感,才会激发学生学好老师所授知识的兴趣,才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要求的任务上去.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这种自尊心往往是进取向上的动力.在学习上,如果学生受到老师的恰当评价和鼓励,他们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这种满足和体验,将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再上一层楼的心理状态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成绩的快乐.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以此来强化他们因取得成功而欢乐的心理.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愉快情绪.

教学方法得当,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反之,方法陈旧,落后,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单调,乏味,引不起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课堂练习应做到精思巧设,不搞"题海战术",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出的题目深浅适度,难易得当,学生始终不感到困难可怕,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其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学生就会信心百倍,有勇气攻克.

四、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表现欲.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发性,趣味性和启迪性.要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自己去主动探求知识.要善于以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事物的意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乐学不倦.我们有时上新课,一两句话也往往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教育案例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教师的使命意识的再现.教育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2,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因为此教育案例包括了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本文以以前数学复习课走过场,清汤寡水,学生与教师均无到自己走进课改,更新观念,关注学生,改进教法,带来数学复习课堂绚丽多彩的过程作为特定的教学背景.

(2)完整性:本文说明了《分数应用题》单元复习和《圆柱与圆锥》总复习事件中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例如在复习《圆柱与圆锥》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体积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时,老师将一个活动的圆柱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带到课堂上,克服了因为没有直观教具作演示,学生凭空想象感到困难,使学生经过观察及动手操作,是学习得到升华.具有典型性性.

(4)启示性:本案例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方面,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本案例对《分数应用题》和《圆柱与圆锥》复习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一节初中体育投掷一,背景: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安全锻炼意识,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

教学内容:抓手指——排头抓排尾——投远,投高,投准——放松操

设计思路:投掷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学校体育的测试项目,一直受到普遍关注.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因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针对教材和学生情况,依据课程水平四的要求,围绕五个学习领域,紧扣三个目标进行案例的设计.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自我的运动参与和创新中,体验运动和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叙述:

课前插曲:预备铃声一响过,二班的学生便聚集到体育课的集合点.当看到器材筐里的实心球,,垒球等器材后,便开始小声的嘀咕着等."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呀"有两位女学生略带怯意地问.

"今天我们上投掷课."我回答.

"啊!"两位女同学发出"痛苦"的声音.有许多身着白衬衣的学生脸上也泛起愁云.的确,筐中脏乎乎的实心球附带着煤渣土,是有些不招人喜欢.学生们倒是表现出对垒球和有几分好奇.

准备阶段:"健康第一",安全更不可忽视.为了更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教学目标,我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了"抓手指"和"排头抓排尾"两个游戏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同时也转移了学生对实心球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两个准备游戏过后我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学习与生活中有哪些与投掷有关的活动"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最后列出参考资料.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自主团结快乐合作

叙事背景: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研究较少,运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能给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等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必须寻找和探索新的体育学习方式,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进行尝试.为此,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尝试,主要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进行探索,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合作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更具有多层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学生能接受多个层面的信息,大大地加强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情感,技能的充分交流.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观看和帮助,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起到教师讲解,示范所达不到的效果.教师借以充分优化教学组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一):

本节课中重点内容是立定跳远.刚开始时我采用了传统的集体练习模式,可还练不到3组,就有学生反映:"李老师,太累了等,很没劲的等!".还有的说:"等太单调了等!"听到这些话我立刻想到:对呀!这又不是运动队训练,应该改变一下方法.随即我就对学生说:"那么,我们改变一下方法好吗"听到我的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赞成.之后,我就把学生分成了八组(不分水平高低),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而且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尝试性练习——讨论——练习,一定要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练习,效果确实不同,气氛很热烈,有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cm不同层次的提高.而且,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课后,还有学生问我:"李老师,下次课我们还可以这样上吗等!"

教学过程(二):

在技巧——远撑前滚翻(5—3)一课中,我采用了分组形式:A(a1,a2)组为水平较差组,B(b1,b2)为水平较高组.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时,我要求B组同学先观看A组同学演示.在随后的练习中要求A组同学通过观看B组同学的演示,由各小组长带领,进行讨论,分析A组同学的技术,然后对照自己的技术,寻找自己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最后进行改进练习并做好保护与帮助.再次,要求B组同学在进一步完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想练习,先由小组长组织结合本组技术特点进行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创意,并进行尝试性练习(做好保护与帮助).通过练习,学生积极性很高,各小组都表现得很团结.特别可喜的是,A组的同学技术提高很快,有好几个被提升到了B组,而且,B组的同学也有较好的创想等!

教学反思:

1.合作学习模式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展现了教师能围绕学生的"学"而教,并较好地发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地提高.

2.合作学习改进了以往传统教学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协作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条件.

3.采用"思考—尝试—结论—练习"的教学模式,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想一想""练一练""问一问""试一试",寻求自己解决问题方法.

4.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人所追求的结果不仅有益于他自己,而且也有益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的努力,使得学生们都投入了一种追求互利的活动过程中,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在合作学习情境中,通过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协作互补,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整体优势,况且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必须通过合作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学生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5.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争取小组的胜利或荣誉,就需小组每个成员都要进步,而这就是在小组成员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并肯定在进步中小组每个成员的价值,致使差生受到了其他组员的尊重,提高了差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差生尊重需要的满足.

6.合作学习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充满温情和友爱的宽松学习环境中互相交流,协作学习.通过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乐趣"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这样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易改善学生间关系,养成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