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科目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08 浏览:12202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在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受到损害.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必须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是人们彼此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当代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学会与他人相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类型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我们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所指的人际关系不是这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概括的广义概念,而是从心理学角度概括的狭义定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静态描述,而人际交往则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动态描述.人们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建立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差距的大小,它又是从人际交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基础.大学生相互交往是双方作为信息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引起相互间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果.情感因素在这种认知结果的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眼神,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说,由于人际关系不同,对人的认知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识成分较为主要,而在各项怎么写作性行业中的人际关系中动作成分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亲近,喜爱,相互间的吸引力的大小是人际关系的突出特征.

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如果交往双方的需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喜欢,亲近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反之,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绪反应,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因此,需要的满足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

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往是人们交流信息,消除生疏,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不仅如此,交往的频率还是人际关系亲疏的调节器.一般说来,交往的频率越高,人际关系越密切,交往频率越低,人际关系越趋于淡化,当交往完全不存在的时候,原有的人际关系也会名存实亡.

人际关系以感情为纽带.人际关系总是带有鲜明的情绪与情感色彩,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们相处中呈现出来的喜欢,亲近或疏远,冷漠的情绪状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基本评价指标.人际关系所具有的这种情绪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心理关系.

自我暴露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标志.人际关系是在人们逐渐自我暴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们对一个人接纳程度和信任感增强,自我暴露也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通过了解别人自我暴露的程度,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也可以通过自我的暴露程度来了解.因此,交往双方的自我暴露程度实际上标志着他们人际关系的深度.

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多个种类.根据人际关系的媒介不同,可分为血缘人际关系,趣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等.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可以分成固定的和非固定的人际关系.根据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可以分为包容型,控制型和感情型3种.根据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可分为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3种.人际关系的分类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按距离的远近可分为近距离与远距离的人际关系,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按功能的多少可分为单功能关系,多功能关系和超功能关系,按性质的相容性可分为相容的人际关系和不相容的人际关系等.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人际关系的一般共性,即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动态性等一般属性,但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校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生理心理日趋成熟,校园环境较单纯,因而大学生人际关系又具有与其他社会成员人际关系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第一,讲求平等.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有强烈的"成人感",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既对他人平等相等,又希望他人对自己也一视同仁.所以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与同辈交往而远离父母,长辈,经常回避居高临下的教训,渴望平等交往.大学生的个人阅历,所处地位,社会经验,认知能力,思维观念都大致相同,容易产生平等的心理意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渴望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平等相处,而那些傲慢无礼,不尊敬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嫉妒,报复心强的人常常不受欢迎.

第二,富于理想.大学生与与其他成员相比较是一群比较单纯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少见社会上那些世俗的人际交往陋习,对人际关系抱有较高的期望,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看重思想,期望纯洁真诚.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师长,都希望不掺任何杂质,以理想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较强,致使大学生中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

第三,注重精神.大学生与中学时代相比,其心理与智力的发展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思维开阔,思想活跃,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比较讲义气,注重精神领域的交流,而功利意识少,多为学习互助,交流信息,探讨人生,沟通感情等精神交往.他们对友谊对象的选择要求较高.成为好朋友的,多是性格相投,兴趣相合,感情融洽的同窗知己.

第四,情感色彩浓.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对友谊的珍惜与渴求,以及青年人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十分注重感情的交流,讲求情投意合和心灵深处的共鸣.女同学往往更加注重感情,学则更重兴趣一致,价值观趋同.因此大学期间结下的友谊也更为牢固长久.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时常会以感情代替理智,而且他们的情感也不稳定,起伏比较大,表现为时而欢欣鼓舞,时而焦虑悲观.

第五,独立性较强.由于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很大,每个人的交往都可能不同于他人,从而使大学生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多彩的个性色彩.无论活泼爱动的大学生,还是孤僻好静的大学生,在交往中都表现出一种自主性.他们的交往是积极主动的,他们是互为主体,互相影响的交往伙伴,在心理上存在着较强的独立感.他们的交往大多是兴趣所致,意愿所使,与个人的兴奋点相吻合,表现出独特性.他们的交往外在约束力不强,绝大多数社会活动甚至集体活动参与与否可由个人选择,强迫或被动的成分很少,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第六,交往的开放趋势.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很强,一般不拒绝交往,交往范围较宽.在校内,无论班级,年纪,还是专业,性别等,都不会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障碍,而且,大学生正努力地把自己的交往领域扩大到校外乃至社会.与大学生交往需求的多层次,多侧面相对应的,是他们交往方式的丰富多彩,各种社团以及网络交往方式的兴起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开放趋势.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划分为多种类型.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察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从人际关系的对象看,可以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分为同学关系与师生关系2类,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可以分为融洽关系,冷淡关系,冲突关系3类,从人际关系的效应看,可以分为有益的人际关系,有害的人际关系,中性的人际关系3类,从人际关系的利益看,可以分为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利益无关的人际关系2类,从人际关系的情感看,可以分为公事性人际关系,私人性人际关系2类.为了把握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我们分别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关于大学校园中的同学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友好的.表现在:一是家庭化趋势.二是亲情化趋势.三是称呼世俗化.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结成一个个或松散或紧密的交际圈.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学习圈.二是娱乐圈.三是社团圈.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虽然和谐关系是主流,但仍有部分冷漠关系和少数冲突关系存在.有些大学生虽朝夕相处,同窗数载,但彼此之间处于一种冷漠关系中,突出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一人独往独来却深感孤独等.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他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却忽略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所致.少数大学生个体之间处于排斥状态,彼此心存怨恨,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为了小事,为自尊心受损或为恋爱纠葛而互相攻击,争吵,个别的甚至动手伤人,很不应该地闹到难以收拾或触犯法律的地步.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关系和冲突关系不但有害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关于大学校园中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不能健康地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师,但不盲目顺从和崇拜.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不密切,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师生关系的疏密,可以从学生遇到问题会不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得到印证.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中还有一个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即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表明,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大学生们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博客(Blog)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普通人际交往的特点,即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交往心理的隐秘性,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交往动机多样性等.这种交往方式使大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在交往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容易使年青人脱离道德规范和人伦关系的约束,放纵自己的行为,产生诸多网络道德问题,是开展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能力和基本条件,事关我们的身心健康,事关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成功与幸福.

第一,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们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认为当人们满足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后,就有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人们即便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也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或者说,人们在满足任何一个层面的需要时,都会有人际交往的需要.


第二,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人不断学习和掌握充当社会角色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的社会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成熟程度与能力强弱的尺度之一.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生活规范,而是积极主动地在与人,与社会交往中习得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的.对青年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既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第三,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塑造个体的思想与人格.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主要是后天通过社会学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们后天的社会学习,不论是直接知识,间接知识的获得,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多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在与父辈,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受到人际影响,成就了今天的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你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你,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结果,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塑造了你的思想和人格.

第四,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很多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而来.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心理健康,体现在:一是它能起到代偿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代替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以消除失落感与孤独感.二是它能稳定情绪,烦恼时有人倾吐,欢乐时有人分享,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稳定.三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置身于良好人际关系中能使个体具有归属感,安全感,进而满足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五,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事业的成功.美国学者卡耐基在研究人的事业成功因素时,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15%是依赖自身素质,而85%取决于人际交往.哈佛大学曾对几千名被解雇的人员进行综合调查,其中人际交往不好比不称职的高出2倍多,在每年调离的工作人员中,人际关系不好的占90%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个体事业的成功,是因为它能帮助个体完善品格,开拓思维和眼界,提供信息交流机会,获得事业上的合作支持与帮助,促进个体在事业上不断进取,获得成功.

总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这就是人际关系心理发展的最高目的.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生要适应时怎么发表展,就应该更新交往观念,树立时代意识.

一是诚实与守信意识.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作用于人际交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旨在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和正常的信任系统,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诚信意识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历史上极"左"思潮泛滥时的"浮夸风"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曾经助长了说检测话的不良风气,市场经济初期由于规范滞后,也诱发了制检测售劣等欺骗行为的发生,破坏了民族传统.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人们良好的道德心理的支撑.由于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任经济,因而迫切需要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一种普遍的信任关系.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将越来越看重诚信这一品质.

二是竞争与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竞争与合作不仅是人际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的基本形式,也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现象.竞争推动发展,成功需要合作,这就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生要适应现代人际交往的特点,牢固树立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竞争促进合作的加强,合作保证竞争的胜利.

三是平等与互助意识.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前提.互助是促进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现代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化的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人们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建立有利于成长和进步的人际关系.反对和克服市场经济中的某些庸俗的交易,如权钱交易,吃喝拉扯等不良意识和行为.

四是原则性与包容性兼容的意识.原则性是指大是大非问题上的不丧失立场.包容性是指非原则问题上的宽容大度.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要做到大是大非问题上讲原则,不做和事老,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做到以德报怨,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也是个体人际交往的心理品格.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人际交往的主体各自的成长环境,社会阅历,道德修养,生活方式等存在着差异,交往中出现的认识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辩证思维,做到不因片面追求交往而放弃原则性,也不要遇事过于原则化,而使人敬而远之.要做到大事不糊涂,不谦让,非原则问题宽以待人,求同存异.

五是应变意识.时代的发展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人际交往受血缘,地缘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交往的区域更加扩大,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使人际交往的节奏大大加快.人际交往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基于这些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僵化的,刻板的交往观,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变意识.我们主张的应变意识与社会上常出现的所谓"滑头","变色龙","势利"等有本质区别.我们的主张是要求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应变能力.积极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阅历,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社会经验,主动,自觉地改变过去传统自然的交往方式,改进交往的常规方法,探索新的交往方式,交往规律,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际交往观,努力使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还应指导团体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主要有:

第一,平等互利原则.平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做到一视同仁.人际交往中,人格一律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尊与被他人尊重的权利.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如果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和态度,就不可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利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得到好处和利益,心理上获得满足.这既包括物质内容的,更包括心理内容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也有一定的物质利益的互惠互利,主要的是精神互利,心理相通相容,交流感情,沟通心灵.

第二,真诚信用原则.真诚信用指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要说真话而不说检测话,办实事,言而有信,遵守诺言,实现诺言,不轻易许诺.信用是真诚的外在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取信于人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守信一般不像社会政治与经济交往中那样受法律的约束,而主要是依靠道德力量来约束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同学对朋友要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只有真诚待人,守信,才能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尊重激励原则.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自重,自爱,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在交往中的平等地位.大学生学历,年龄相当,但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情况,个性,但人与人在人格上也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同等资格获得善待.你和某人相处并不一定因为你喜欢他,但必须尊重他.尊重他人能使你赢得他人的尊重,能使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彼此都心情愉快,获得力量.激励指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发现并且鼓励赞扬对方,因为交往不仅是为着彼此能和睦相处,交往要双效益,彼此鼓励,互相促进,提高和发展.尊重与友爱是人类心灵的升华和人际关系的伟大杠杆,而赞美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表达出来.尊重和激励是相辅相成的,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第四,相容但不要无间原则.相容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遇到冲突时有耐心,能宽容他人,包括容忍对方的优点,缺点和个性.因为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是可以沟通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别是不可能消除的,这就需要求同存异,相互容纳,才能正常交往与相处.相容的基点是尊重差异,容纳他人的个性.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朝夕相处,更要求同存异,彼此宽容,不但要容纳他人的个性,还要容忍他人的短处,谅解他人的过失,对他人不要求全责备.做到宽容就要善解人意.善解人意是人际交流的"黄金法则".其奥秘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亲密不要无间,美好需要距离.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往往适得其反.距离的存在是一种有魅力的客观状态,是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相处的一种美学.

第五,广泛交友原则.大学生离家住校集体生活,不跟同学交往,建立友谊,你的生活学习都将是枯燥单调的.大学生广交朋友包括结交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异往中,男性或女性的角色得到确证,得到满足.当然,男女交往要注意分寸,得体,真挚的友谊和恋爱是两码事,友谊不可过于亲昵.异往要比同往更注重礼仪.大学生不但要尽量与同学广交朋友,而且要力争跟社会上各阶层人士交朋友,为增长见识也为毕业后善与人处积累经验.

第六,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经常的不容忽视的方面.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潜移默化.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凝结着老师们的心血.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基本的爱.青年大学生能常回家看看或者常给父母写信,给父母报个平安,报告自己的长进,给父母一个问候,一声祝福,与父母保持感情交流,这是父母所企盼的,也是我们孝敬父母的表现.

三、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人际吸引与交往障碍并存.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必须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调适人际关系心理,并学习人际交往的艺术以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

1.人际吸引与交往障碍并存

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人际吸引,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就无从建立,更别说保持和发展人际关系了.研究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吸引影响因素与一般人际吸引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因素:

邻近吸引.时空距离近是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人们在时空上越接近,彼此交往和接触的机会越多,相互酬赏的机会也越多,彼此之间就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应当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邻近吸引的作用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外貌吸引.人与人的交往之中,第一印象极为重要,而外貌,仪表则是引发第一印象的"窗口".人的外貌可以引起"晕轮效应",尤其是初次交往更是如此.但尽管人们明明知道以貌取人会出偏差,甚至会出现错误,然而,大多数人却乐于上这个当.当然,大学生们随着同窗共读时间的延伸,久而久之,外貌吸引就降低了,随着彼此交往的深入,吸引力就从外在仪表美逐渐转向人的内在心灵美了,最终还是内在美起决定性作用.

能力,才华吸引.一般地,人们总喜欢与聪明能干,有才华,有学识的人交往,上下级之间,同辈之间都如此.大学生们尤其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有才华,能力强的人.大学生中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容易博得大家的喜爱.

相类似吸引.所谓相类似,包括年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历,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类似性或共同性.在这些方面,大学生若意识到彼此相类似,则容易产生吸引力,容易成为朋友,建立密切关系.

需求互补吸引.当双方的需求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能互补时,彼此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双方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密切.人与人在知识和才能方面的互补是显而易见的,在思想,性格等方面的互补也是重要的.我们常见到大学生中那种脾气急燥的人与温和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与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要好的朋友,一个服从性格的人情愿找一个支配性格的人结伴,都属于这种吸引.

个性特征吸引.人际吸引的根本奥秘在于人格魅力.人格就是人的心态,人的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什么样的人格才有魅力,这是一个相当复杂,难以说清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格最有魅力,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有专家把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依次排为:真诚,责任,进取,热情,宽容,幽默,端庄.事实表明,大学生的人格力量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这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在人际吸引强烈的同时,存在诸多障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同学难以交往.感到交往有困难.个别同学有社交恐惧症.

影响大学生之间正常人际交往,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成因主要有:我它取向.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嫉妒心理.过分自卑.孤独固执,等.

2.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必须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调适人际关系心理.

一要摆脱孤独感.孤独感在青年大学生心理上特别敏感.大学生随着心理日渐成熟,发现自我与他人有着心理上的差异,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于是,产生了欲与他人交往,了解他人,并被他人了解接纳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容易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从心理上看,每个人都存在着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每个人也存在着别人已了解而他自己并不了解的"盲目区域",每个人还存在着从未向别人透露过的"秘密区域",每个人还存在着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在正常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交往,就需要尽可能扩大自我的心理"开放区域",缩小"盲目","秘密"和"未知"区域.表现真实的自我,让别人了解你,才能在交往中沟通与他人的心灵联系,使自己被他人所理解,所悦纳,并与别人心理相容,才能摆脱孤独感.健康的自我应当是开放的,而不封闭的.

二要战胜自卑和羞怯.自卑和羞怯常常使人不敢大方地与人平等交往.战胜自卑和羞怯,尤其是社交恐惧症,重要的在于树立起成功交往的信心.充满自信才能坦然自若而不紧张.羞怯心理是一种常见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象.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清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学会肯定自己,增强信心.其次不要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进行实践锻炼和心理训练,提高交往能力.

三要克服嫉妒和猜疑心理.大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很有必要加以纠正.克服嫉妒情绪,使其从消极情绪和行为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和竞争行为,首先要认清嫉妒的危害性:即打击别人,也贻误自己.其次,应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应认识到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问题是如何取长补短.猜疑心重的大学生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他人心存戒心,戴着检测面具与人交往.消除疑心,最根本的是去掉私心,"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提醒自己,防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应经常让自己来个角色置换,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要培养社会协同观念.每个人都应明白这一点,自己永远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生存和发展.你只有尊重帮助别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洁身自好,孤影自怜的处世态度,既违背了人的社会性,也为自己设置了孤立无援的陷阱.只有当你不断关怀别人的时候,你才能经常得到他人的慰藉.只要大学生们热爱生活,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同舟共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本身就是人间天堂.相反,如果彼此封锁,互相争斗,则把大学生活,学习变成了人间地狱.生活在天堂里还是生活在地狱里,就取决于大学生们自己是否友爱相处了.

3.优化人际交往艺术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应掌握优化人际关系的艺术.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应帮助团体成员提高优化人际关系的艺术.

第一,优化人际交往艺术,需要优化个人形象.一个人能否被别人接受,关键在于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说,一个人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质量.一个人的形象,即仪容仪表大体上受两大因素左右.一是本人的先天条件,二是本人的修饰维护,而后者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优化个人形象,大体要注意以下方面:一应干净整洁,不给人以一种邋遢的感觉,这是仪容的基本要求.二应发型自然,发型是构成仪容美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型要根据不同人的气质,服装,身材,脸型等选择合适的发型.要做到发型自然,以美为准则,不以追求奇异怪发为时尚.三应化妆适度.大学生处在青春年华阶段,富有清纯之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化妆,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适度的化妆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切记不可过于化妆,有失于青春的纯情.四应注意服饰的运用,做到三个注意,即注意协调,注意色彩,注意场合.

第二,优化人际交往艺术,应注意在人际交往中的身体姿态.身体姿态包括站姿,坐姿及走姿.站姿是每个人全部仪态的核心.如果站立姿态不够标准,其它姿态就根本谈不上优美而典雅.站姿的要领是:头正,颈直,肩平,挺胸,收腹,直腰,提臀,腿直,脚稳.要注意克服身躯歪斜,弯腰驼背,半坐半立,手位不当,脚位不当的不正站姿.坐姿是一种静态的人体体现,也是最多的姿势之一,同时也是公关活动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标准坐姿通常有八种:一是双腿垂直式,这适用于最正规的场合,二是垂直开膝式,这适用于较正式场合,三是双腿叠放式,这主要适用于穿短裙的女士,四是双腿斜放式,这主要适用于穿短裙的妇女士在较低处就坐时采用,五是前伸后曲式,它亦多为女士所用,六是腿叠放式,此多为男士在非正式场合,七是双腿交叉式,此为男女在各种场合均可使用,八是双脚内收式要注意纠正错误坐姿,如双腿过度叉开,不妥的架腿姿势,脚部抖动摇晃,腿部高跷蹬踩等.走姿是以站姿为基础,实际上是站姿的延续.正确的走姿是方向明确,目光平视,步幅适度,步速均匀,重心放稳,身体协调.同时还要掌握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走姿.

第三,优化人际交往艺术,要培养良好的交往风度.良好的交往风度所包括的内容很多.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良好的自我状态就是身心健康,自信,愉快,能够选择,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心理平衡,心态积极.只有心态积极,你才会有魅力.只有心态开放,你才会不卑不亢.积极而开放的心态,自信而容纳的意识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风度的根基,也是交际艺术的奥秘所在.其次,要讲究交谈艺术,谈吐高雅.交谈艺术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过程,通过语言互相交流感情,传递信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达到和睦相处,合作共事的方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提高交谈的能力,必须具备有关方面的素质:如敏捷的思维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优化交谈艺术,做到谈吐高雅,要注意交谈礼仪:一是谈吐要文雅,注意禁忌.应禁说粗话,脏话.交谈看对象,不要问不宜问的问题.二是心直不一定要口快,要看准想好了再说.说话必须注意场合和对象.三是要学会耐心倾听.认真倾听别人的宣泄,这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宽慰.四是要会委婉含蓄地表示拒绝.五是关心有度,热情切勿"越位".六是不要争吵.争吵不是正常的人际交流,更不是有效交流,争吵是两败俱伤的陷井.七是不要轻视闲谈.闲谈是一种非正式的随便交谈,是一种看似平常却又利于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社交.

第四,优化人际交往艺术,要讲究互利互让,并学会适当忍让.互利互让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合作法又叫互助法,这种方法能使合作双方都得到利益和实惠.一种是积极竞争法,通过竞争,给竞争者带来一定的压力或危机感,从而促使竞争者不断地努力进取.一种是交换法,即双方通过互通有无的交换,获得利益或好处.大学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学习体会,会使彼此都得益.适当的忍让代表着胸怀和度量,是一种大家风范,是真正强者的表现.忍让能令难免争斗的双方通过彼此相让,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紧张的人际关系."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为高","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实在是道出了很高明的生活智慧.

第五,优化人际交往艺术,要会赞美.赞美的实质是对他人的赏识,激励.赞扬别人,并不一定要概括得完整全面,分析得深刻入微,但一定要诚恳热情,真实自然,发现和赞扬对方的"闪光点"和"兴趣点",激发对方的兴趣和共鸣.赞扬要求感受性的,不要评比性的.感受性赞扬是指你感觉对方有什么优点和长处,你就赞扬他的优点和长处,不要拿他的优点和长处去和另外的人作比较.评比性的赞扬一方面影响激励人心的效果,另一方面会给人际关系增加新的消极影响.赞扬要公开赞扬,赞扬人越公开越好,积极影响越大.赞扬要真实,诚挚,不要虚情检测意.人们喜欢得到赞扬,但只喜欢合乎事实的赞扬,对不真实的赞扬会反感的.赞扬要具体.赞扬要新颖.发现别人的优点,要及时地表示赞扬.真正的赞美是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充分肯定,能满足人对于尊重和友爱,获得做一个重要人物的感觉的心理需要,会给人以精神上的激励和鼓舞.因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是人们普遍的,突出的心理特点.

第六,优化人际交往艺术,要养成微笑的习惯.微笑是人体肌肉群的柔软体操,它能使塑造你整体形象美的诸多因素协调一致地处于一种平和状态,导演出一种动态的,善意的心灵场景.微笑传达的是:我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也体现着:我"活得"很好,对自己充满自信.微笑会使你对人增添魅力.微笑是冲破心理乌云的阳光.而且,你的微笑会从别人那里换回微笑,而别人的微笑又会令你的心情变得更加明朗.最美好而又最能经常表现的就是微笑.微笑在家庭中创造欢乐,在商界建立好感,在同学中传达满意,好感和共鸣.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不可缺少.微笑使接受的人获得益处,却不会让给予者受到损失.没有人富到不需要它,也没有人穷到不拥有它.让我们养成微笑习惯,以真诚的微笑与他人沟通感情,以利于建立并保持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思考题:

人际关系是由哪些心理成分构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除了要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外,还要遵循哪些人际交往原则

我们应该掌握哪些人际交往的艺术

心理活动:

戴高帽子(优点大轰炸)

目的: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时间:40分钟

操作:

①5-8人一组围圆圈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团体,戴上纸糊的高帽子.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等).

②被称赞的成员说明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觉察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③每个成员到戴一次高帽.

④规则是必须说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伤害别人.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他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⑥小组交流体会并派代表在团体进行交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