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翻译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44 浏览:10355

摘 要: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鲁迅先生从事文学活动三十余年,最初因为翻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本文将主要介绍鲁迅先生主要翻译作品和他的文学作品.

关 键 词 :鲁迅;翻译;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0-01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开始了他的翻译活动,这比他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始要早许多年,鲁迅加入光复会后,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过程中,开始努力译书,并积极致力于 介绍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域外小说集》在上世纪20年代出版,在书的新序中说:“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种茫然地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 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 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

鲁迅先生在最初时期并非系统的进行翻译,例如著名的《斯巴达之魂》就是鲁迅从事翻译活动初期为《浙江潮》编译的作品.随后又翻译了一些作品,比如《说铂》,《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 鲁迅文学创作生涯是从908年正式开始的,《摩罗斯力说》的发表标志着鲁迅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 随后分别于1913年和1918年发表短篇小说《怀旧》和《狂人日记》 ,其中《怀旧》是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鲁迅先生曾说过自己想利用小说来实现自己的社会改良的梦想,最初的翻译活动并非是为了进行创作,只是想通过翻译活动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很显然,鲁迅先生是将文学创作是为他进行社会改良及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而这一切都始于鲁迅先生的翻译活动并致使他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与文学家,翻译作品和文学创作作品不断问世,没有偏废翻译活动与文学创作.从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 《鲁迅全集》和《鲁迅译文集》中所涵盖的作品编可一目了然.文学创作作品与翻译作品篇幅相当.


鲁迅先生极其重视翻译活动有其深刻思想渊源的.对于文学基,他认为文学是医治人们精神的唯一利器, 利用文学的力量是可以改良社会,改良人生的. 其次, 鲁迅先生认为世界上的被压迫者都渴望光明,文学也一样,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之分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文学作品,对世人的警醒与教育意义是一样的. 这种意义是不论国界的.只要是有这种警醒与教育意义的别国的作品,就都可以介绍到本国来.再次,站在发展中国文学的角度上来看,鲁迅也认为了解西方优秀的具有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是发展中国文学的重要方面,不能盲目排外.“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只要是有用的东西,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外国的,都应该一概吸收,不必担心会使自己的变了种.好象吃牛肉一样, 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鲁迅先生在杂文 《拿来主义》最集中最彻底地表白了自己对吸收外来文化以及如何吸收的思想.他认为必须主动借鉴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而不是等着外国文学作品自己送来.但是也不能随便借鉴,要借鉴优秀的对我们自身发展有益的文学作品.

前线的人总认为文学创作才算是创造,翻译不过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只要略微知晓外文,会母语的人都能翻译.其实翻译者不是进行简单的文字复制就可以了事,而是翻译者对原文在语言上进行的创造性复制.鲁迅先生1934发起出版了《译文》杂志,旨在介绍外国优秀而文学作品和纠正世人对翻译工作者的偏见.

鲁迅先生毕生从事于翻译与文学创作活动,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事业,也是整个时代及中国革命事业的要求.鲁迅先生一方面组织鼓励青年从事翻译工作,另一方面,又替素不相识的青年看译稿.为了拍样青年一代,鲁迅先生绝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愿意帮助青年译者自费出书,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