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的旁听生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62 浏览:141388

在北大和清华这两座校园里,栖息着数千个旁听生,生活困窘,前途渺茫.这些旁听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有的为了考研,有的纯粹是求知,有的只想躲进这两座著名的塔.

我十年前在河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自考生在我们宿舍里蹭住,四年之后我毕业,听说他到了北大,旁听北大的课程.大概又三四年之后,问起他的情况,同学说曾去看过他,还在北大,但他避而不见,还在门上贴了一纸条敬告来者,说他要发愤读书,无暇会友,不要找他云云.

看完这则新闻,想起那位大学时候的“寄居者”,心生恻隐,为旁听生艰难生存的状态,也为他们渺茫的未来.

文人喜欢讲故事,在很多书里,都会讲到民国时候,瞿秋白、丁玲、沈从文等人在北大旁听的故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人物,青年时代的旁听生涯就成了一个传奇.曾以每月8个银元的工资当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事,更是成为不少人励志的圣经.近百年之后,这些人在北大的艰难困苦已被淡忘,更多平凡的旁听生更是湮没无闻,只剩下了神话般的故事.仿佛只要到北大去旁听一下,经历一些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磨难”,就可以起于沼泽之间,成为光耀千古的杰出人物.这实在太忽悠人了.

现在在清华和北大旁听的人里,当然会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人物,但这以考研、考博的学生为主,其他来旁听课程的,成材率低到几乎找不到成功案例.如果他们是求成功的,我劝他们另走别路,这条道路基本不通.不要把个人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两个成功的大学身上,这只是一种幻觉.虽然也许有共同的梦想,但你们和那些天之骄子们不在同一个世界.


如果你真的只求知识,我除了表示钦佩,也坚决捍卫你旁听的权利,找老师,学知识,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知识是平等的,你并不比那些大学生和讲台上的老师低贱分毫.不少人嘲笑造飞机的农民、推算圆周率或某个数学命题的“民科”、梦想写出另一部《白鹿原》的半文盲,但我对他们向来多敬一分.这些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内心却有着崇高的自我期许,并为此付出一生的努力.也许他们追求的东西事实上很虚妄,或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这样的人物,也是伟大的失败者,或可敬的空想家.他们与蝼蚁一样生活的庸人在精神境界上高下立判,即使他们会被痴笑为精神病.人在这个世界上,可贵的是有诗意或高远的精神世界.

但还有一些旁听生,他在校园里求着知识,潜伏下来几年不归,老婆和孩子在家里嗷嗷待哺,他就对家庭放弃了基本的责任.努力追求真知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躲进大学校园里,忍受着孤独与歧视,却以为避开了社会给予的压力,这只是弱者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