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人大三校比较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06 浏览:17875

我今天要讲“大学文化与大学传统”,是很大的题目,不妨大题小做,比较一下清华、北大和人大三个学校的不同校风.三个大学都在海淀区中关村一带,几乎毗邻而居,北大清华更是一墙之隔,可是彼此“性格”明显差异.我来妄加评论,也算是有些“条件”的,我和三所大学都有密切的关联.本人是人大的校友,1964年入学,1970年分配离校,在人大待了6年(那时大学本科五年制).我的青春岁月是在人大度过的.从1978年到现在,我在北大先当研究生,然后留校当老师,迄今33年,是很地道的“北大人”了.而清华呢?也有关系.清华中文系建立之前,我被清华校方聘去教过两年的课,是面向全校的选修课.我还在清华南边的蓝旗营住了十年,写菜散步都去清华.我的导师王瑶先生,和导师的导师朱自清先生,原来都是清华的,我也等于是“师出”清华.我是人大的校友、北大的老师和清华的居民,对三所大学还是比较了解的.那么就说说自己的印象吧.

可以从校训说起.校训往往凝结了一个学校的历史,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背景和创建历程,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精神追求.人大的校训是“实事求是”.这句话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德传》,其中提到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句话因为的引申,变为现代非常流行的成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到“实事求是的态度”.

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手创办起来的学校,从延安大学、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到50年代建立的人大,一直是党的“嫡系”学府,一个致力于培养干部的机构.现在的人大附中很有名,大家不一定知道,其前身是“工农干部补习学校”,高玉宝、郝建秀和当时很多有名的干部,都曾在这个学校学习过.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大学,有点类似党校,主要就是培训干部.我考大学的时候是1964年,报考的时候,招生简章中人大是放在北大前面的,位置很高.人大是60年代初才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人大办学,与社会、政治、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我上学时,人大最好的系就是党史系、马列哲学系、政治经济系、计统系、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等.人大的政治风气浓,当时每个星期都有政治报告,由一些部长和政要来讲,校园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动,学生总是被告诫不要脱离实际,不要忘记社会的责任,要关注现实、有责任感和务实精神.老实说,我的大学时期是很压抑的,动不动就要被批评个人主义,或者白专道路.后来“”爆发,全校分裂为“人大三红”和“新人大”两派,打得不亦乐乎.“派性”矛盾延续很长时间,直至人大复校之后.

说人大比较务实,是从好的方面讲,这确实也是人大的一个传统.现在对人大的办学传统好像很多微词,连毕业生也每每抱怨母校.大家不满,是这个学校过于“政治化”.现在处在“去政治化”的时代,对人大的传统就更加反感.大学办得很“政治化”固然不好,但政治是“去”不掉的,所谓“去”也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是要矫正以前过于政治化,以伸张个人空间.人大的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校,对它这个传统要分析地看.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处于冷战时代,那时候不仅中国非常政治化,美国也十分政治化,苏联也是非常政治化,整个世界政治上都很敏感.当时、虽然有“左”的错误,但也不能因此全盘颠覆历史.看人大的传统,也要用这样一种历史的观点客观地评价.我看到一些从人大毕业的学生,把人大的传统说得一钱不值,心里不是滋味.

人大有人大的特点,不要拿清华、北大做标准来衡量人大,每个大学各有千秋.幸亏三个大学都还有点个性,各自有所不同,如果都变成了北大或者清华,那会很糟糕;都变成人大,更是不可想象的.人大的校风倾向于务实.这所大学历来重视社会科学,重头戏是社会科学,它强调怎么写作于政治斗争与经济建设.务实,是它的优势,当然,有时又可能趋向庸俗化.不仅是人大如此,当年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就是趋时,紧跟,要求步调一致,容不得独立思考.北大、清华在“”时期不也是紧跟?不也是出过“梁效”这样的政治打手?部分原因是时代使然,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风尚.一个大学跟时代跟得太紧,缺少必要的距离,也就缺少必要的培养自由思想的土壤,缺少独立性.这也是人大的遗憾吧.

另外,作为文科大学,人大历来对社会科学特别是应用性的学科很重视,对人文学科就比较轻视,不太愿意在这些方面投入.以前语文系在人大是无足轻重的,历史系因为有党史,稍微受到重视,哲学系则几乎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下.这都显得比较偏狭.没有厚重的人文学科,整个文科包括社会科学也就难于支撑起来.好在这些年在纪宝成校长支持下,人文学科特别是传统学科得到发展.不可否认,关注社会,紧密联系社会,怎么写作于时代,这是人大的一个特点,现在还是.人大有它的优势,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其他大学所没有的优势,但也有它某些方面的缺陷.它过于趋时、过于紧跟,这对于一个大学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是有不良影响的.

再说说清华.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来自《周易》的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据说这是梁启超给清华定下的.

说到清华传统,人们马上会想起20年代的清华国学院,还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老清华是综合性大学,文、理、工科并重,文科的影响更大一些,和当时的北大不相上下.老清华的传统是中西合璧,放达而自由.清华本来就是用庚子赔款建立起的留美预备学校,很开放的,所以如果讲传统,这就是清华的传统.但后来就有问题了,老清华的传统断了.其实有两个传统.二三十年代老清华是一个传统,1952年院校调整后,这个传统断了.它的文科和部分理科都移到北大等校,清华没有文科,完全成了一个工科的学校了.现在讲得很多的清华传统,是老清华的传统,50年代完全断了.


不过五六十年代清华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新的传统,那是在蒋南翔校长的领导下形成的.这个传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务实、纪律”.清华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培养“听话出活”的人才,所谓纪律也就是“听话”,懂规矩.清华强调的是“言重于行”,你们看校园里现在还是到处插有这句口号的标语.记得1981年中日女排比赛,中国队大胜,全民欢腾.北大学生当晚点起扫帚当火把游行,喊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而清华学生的口号则是“从我做起”.也可见两校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