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60 浏览:18934

【摘 要 】高职学生在礼仪方面需要提高,而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存在着内涵欠缺、师资薄弱、制度刻板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本文从内涵、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 键 词 】礼仪课程,高职,项目教学

一、礼仪课程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怎么写作性专业普遍开设有礼仪类课程,如公关礼仪、商务礼仪、酒店礼仪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一方面,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企业对员工礼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在校园生活以及求职乃至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礼仪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对人际关系的改善,因而也迫切的需要学习礼仪方面的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及在本校学生、相关院校间做的调查,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功利性强,文化内涵不够.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样的功利性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在课程设置上,或者纯粹是简单模仿其他院校,或者是为了职业或岗位需求而开设,大多只注重礼仪的职业内涵而忽视了礼仪的文化内涵.至于礼仪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自信心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严重的忽视.礼仪的核心内涵是尊重,是个人修养由内而外的一种表现.想仅仅通过一门礼仪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个人修养,甚至提高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这对礼仪课程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无“礼”现象普遍存在:迟到早退甚至随意旷课;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在教室吃早餐,大声喧哗;公众场合行为不端,放荡不羁;不尊师长,不敬同学;抄袭作业、考试;自私自利,冷漠凉薄.这些现象的改变,需要整体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全方面的提升,而不是仅仅通过一门礼仪课程的学习.二是课程讲授的功利性.在礼仪课程的讲授中,许多院校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讲讲仪容仪表,讲讲站坐走,讲讲餐饮礼仪,讲讲面试技巧.这样的课程,实践是有了,但效果如何,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没有一定的礼仪知识,缺乏自身修养的提升,学生的礼仪只能流于表面,甚至下课后就忘,依然我行我素.

(二)师资力量薄弱.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不是由礼仪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些授课教师自身并没有专业的礼仪知识,也没有更多的社会礼仪实践经验,因此,礼仪课程本身在师资力量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许多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就连开设礼仪课程功利性的目标都难以实现,礼仪课程也逐渐沦为了鸡肋,仅仅起到一个补充课时量的角色.

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自己在礼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迟到早退,谈吐不雅,衣着随意邋遢,对学生不够尊重等.这些不符合教师礼仪规范的行为,不仅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更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形象.更有甚者,不仅仅是其他老师存在着这些现象,连负责讲授礼仪课程的老师,自身礼仪素质也不高,根本起不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过于刻板、滞后.由于院校的不重视,课程开设的盲目,师资力量的缺乏等原因,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存在着合适教材缺乏,教学方法滞后,考核形式刻板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使用的是广泛的教材,如《商务礼仪》,《现代礼仪》等.这些教材要么重理论轻实践,要么案例不够生动具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部分课程都是在教室由教师讲授,或者观看图片、视频,方法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缺乏针对性的,项目驱动的实践经历,礼仪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考核形式上,多数院校都是采用笔试的形式,或者以考察课,布置一个大作业来让学生完成.这样的考核形式使得礼仪课程的学习从生动形象的情境变成了死记硬背刻板模仿,使得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甚至对礼仪造成误解.

三、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礼仪的核心在于个人修养的提高,而个人修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礼仪,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氛围.以班级为基地,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班级、宿舍的礼仪教育不应停留在考勤、卫生等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学生内心,从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待人接物水平,提升个人修养.更要借助各种平台,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礼仪的魅力.比如开展各种演讲、辩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切身体验让学生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礼仪专业教师的缺乏,可以通过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鼓励教师参见各种礼仪培训及研讨会,或者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来进行礼仪经验积累.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各行各业优秀礼仪人才来授课或做讲座.另外,在全体教师队伍中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使教师理解礼仪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让学生感受到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感受到礼仪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要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不应拘泥于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情境模拟,在课堂上模拟见面、吃饭、面试、接待等情境,学生分组模拟,其他学生现场点评,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并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得到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又如项目引导,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某个具体项目,如各种展览展销会、庆典、节日促销、政府或企业人员接待、会议布置、活动执行等,不仅获得了礼仪的体验和提升,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增强了自信.再如讲课式教学,课前布置任务并分组,由学生上台讲课,老师和其他学生听课、提问,既加深印象,又提升了能力.在考核形式上,也应采用理论+实践的方法,通过实践考核和平时打分对学生综合水平做出客观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互评,体现真实的结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