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引进项目带来的金融风险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94 浏览:33302

为大力发展经济,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努力增加配套资金,但也引发了一些风险,应引起关注.

1.在引进项目中存在的金融风险.

(1)银企信息不对称,贷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招商引资项目属于外地引进项目,银行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其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信息资料,在考查项目时缺乏充分论证.且政府部门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时,只注重招商引资的数量,而对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够,导致一些项目尚未建成投产即宣告失败.如河南省恒慧通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从北京引进的投资1.2亿元的大型肉类企业,其中农业银行某分行贷款3500万元,1998年即开工建设,由于企业自有建设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至今没有投产.截至2005年11月末,已累计拖欠该行贷款本息5700余万元.

(2)项目论证不充分,信贷风险隐患突出.

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将一些重点行业如电力、公路、学校等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导致对此类项目放宽贷款条件.如焦温(焦作-温县)高速公路是从黑龙江引进的投资项目,共投资10亿元,该项目贷款由工行某分行于2003年6月发放,金额6亿元,期限为14年,以公路经营权作质押.该高速公路设计每天6500辆的车流,但由于收费较高,30公里路程小型轿车即收费15元,导致车流量明显不足.从2005年5月1日公路正式通车至2005年10月末,车流量平均每天不足500辆,每天收入不足8000元,仅够日常开支,导致该项目贷款在高速公路通车之时即出现风险.

(3)招商引资项目行业过度集中,金融机构贷款存在一定的行业风险.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将一些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行业作为建设重点,导致信贷资金大量集中于此类行业.如2003年至2005年10月末,某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向5个招商引资的电厂项目发放贷款12.5亿元,占四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总额的22.7%,其中农业银行共发放电力贷款4.4亿元,占其新增贷款的48.6%.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2007年,社会电力需求量为29000亿千瓦,预期过剩7000亿千瓦,银行业风险令人担忧.

(4)低档次重复建设项目多,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一些县、乡政府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引进了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低档次重复建设项目,并要求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支持.如2005年3月,在政府的压力下,某农村信用社对一家皮毛加工厂发放贷款300万元,但该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仅仅开工3个月即停产,致使农村信用利息无法按期清偿.

(5)宏观调控导致招商引资贷款风险增加.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对一些高耗能行业如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进行了重点调控,致使此类引资项目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如某市铝电集团是引进香港长江基建资金项目,由于受国家电解铝出口退税政策、自备小火电关停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处于半停产状态.截至2005年11月末,该企业已累计亏损1.9亿元,欠缴税金4574万元,该企业在当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亿元及在异地金融机构贷款1.6亿元已全部形成不良.


2.防范风险的建议.

(1)地方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变招商为选商,提高经济对金融的反哺能力.

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关,引进科技含量高、耗能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真正做到以招商引资促经济持续增长.

(2)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增强外商投资和其他股份制银行来设立分支机构的吸引力.

对于引进项目,可通过银企洽谈会、项目发布会等方式,搭建银企合作沟通平台,实现银行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银企双赢.

(3)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要切实贯彻“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全面了解企业资金实力、经营水平及信用状况等,积极支持科技含量高、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