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00 浏览:12293

摘 要: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保险基本知识并掌握保险营销实战技能,光靠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教学当中来,通过案例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保险学课程本身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坐得住、听得进;而且为该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保险学;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4-03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来源于实践却又与书本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实用教学法.该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期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医学院,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推广与发展,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1].由于该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言效果显著,后逐渐被其他应用型学科所采纳.它首先向学生展现纪录实际发生的情况或事件,即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与剖析,并要求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与见解.案例不仅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的特点,而且通常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或指导学生分析案例,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案例的引入时机、目的与方法会有所不同,关键是要考虑教与学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相衔接以及学科本身对案例的需求.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保险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谓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与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来自身的教学经验,从重要性与必要性、案例选择、实施效果等几方面具体谈谈该教学法在保险学当中的运用.

一、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保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保险学教学过程中,人们之所以要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关键在于该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它既能一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枯燥乏味,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保险学教学效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保险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既可谓重要,更可谓必要.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知识不同,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保险案例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以及针对性强的特点,有些案例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因此,相比于纯理论教学而言,学生更愿意接受案例教学;而且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也更容易深化对书本上纯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有关“近因原则”,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学生很容易将其看成是时间上或空间上最近的原因.事实上并非如此,通过举例,学生很容易就会知道,原来近因是指导致损失发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它与时间及空间并无多大关系.

2.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热情.案例教学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它可以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互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与辅助作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去发现并思考问题,并最终分析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当前中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学生一旦成为课堂的主角,一般都能够很好的转换其角色,由被动变主动,其学习兴趣与热情通常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其不仅对保险学原理这一门基础专业课程感兴趣,对所有其他保险学科目也都可能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弄懂某个与案例相关的问题,学生通常还会主动去找一些相关辅导教材来学习.学生的这种学习主动性与热情,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它可以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技能.对于绝大多数保险案例而言,无论是有关保险原则还是保险合同方面的案例,抑或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方面的案例,也不管是保险经营还是保险监管方面的案例,它所涵盖的知识点都不是单纯的,它通常会贯穿多个知识点,比如有关“最大诚信”原则的案例,可能会涉及到风险管理以及保险法方面的内容;而有关工程保险的案例,则可能会涉及到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处理,或是可保利益原则方面的知识.因此,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广泛的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达到综合把握知识点的效果,把零散的知识点以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思维,避免片面性.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因此而形成全面思考问题的好习性.

最后,它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对于保险学案例而言,虽然它来源于实践,但它与理论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光空谈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案例来解读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而案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有效的防止二者之间出现“代沟”.高等院校金融类保险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相连的高等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可以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不仅是教学目标所需,同时更是未来实践需求所迫,不仅在实习中,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不要使学生局限于纸上谈兵的教学境地.

此外,在保险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更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念由于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势必束缚、压抑和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发展,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失了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传授、继承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抛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激发其求知;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案例选择是决定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从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能否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即要能够选择既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又与书本知识密切相关的案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保险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险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选择案例上要有自身的特点,案例既要反映理论,又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其目的在于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根据保险学课程体系严密、概念众多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来选编案例.具体而言,要选择并运用好案例,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工夫:

1.懂得从哪些渠道精选案例是前提.保险案例有多种渠道来源,包括案例书刊、相关杂志、网络资源以及电视广播等.案例的收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应作有心人,报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源上的案例应及时摘录,从电视中看到的案例也应随即将其大意记下来.有条件的任课教师还应该深入实践第一线收集有关资料,这种案例的收集要求教师要对实践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编制一些典型案例,当然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自身对保险理论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够通过合理的想象编制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

2.懂得如何精选案例是基础.首先,应该选择那些针对性强、可用于证明观点或反驳谬误的案例;或是那些富有争议性的案例,而不是那些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答案的案例.因为该类案例容易引发学生的辩驳,激发不同的观点,这可谓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的有效措施.学生在辩驳当中更容易加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比如有关受益人的收益权具有排他性问题,学生很难理解所谓的“排他性”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如果能举一个与之相关的例子,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白,所谓“排他性”,原来是指收益权只能为受益人所独有,无论是合法继承人还是债权人,都无权分享受益人的该项权益.其次,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又与实践密切相连的案例.即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而不是实践中根本不会发生或很难发生的案例.保险学教育的目的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这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如在讲解保险合同时,先向学生展示“投保单”、“保险合同”等的具体形式,让学生尝试填写“投保单”,这样就把基本概念融入到了实践中.再次,应该尽量选择那些综合性案例.即案例最好不要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思考意识.比如在讲解“如实告知”原则时,就可以将其与人保或财保当中的某一或多个知识点相结合,选择那些既能反映“如实告知”原则必要性,同时又能说明在怎样的条件下体现“如实告知”重要性的案例.

3.懂得将案例进行适当的归类是必备条件.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随手拈来,将收集到的案例进行适当的归类不仅有必要,而且也非常重要.由于课堂教学课时有限,任课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到的案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案例都纳入课堂讲授范围.因此,必须对所收集编制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和筛选,并以知识点为主线,将案例进行必要的归类.归类的目的,不仅可以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很好的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关注要点.

4.懂得如何应用好这些案例是关键.同样一个案例,有的教师可以将其讲得生动有趣,而有的教师则可能讲得枯燥乏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就在于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教师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然后用案例加以说明,或者教师先讲案例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出有关的基本理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往往会因为教学情境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除了必须考虑方法本身外,还必须关注教学情境,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授保险合同是否生效问题时,可由教师提供与该理论有关的案例,然后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论与总结.其中总结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只是加以点评即可.

三、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当中的实施效果

从这几年我校的教学实践来看,自从案例教学法引入保险学课堂教学以后,效果明显,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显著:

1.既增强了保险学课程的吸引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险学》本身是一门枯燥乏味的以理论知识为重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概念、原理、原则等知识点.过去在没有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们习惯于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不厌其烦的对这些概念、原理、原则等做详尽的解释,但结果却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们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通常得不到预期效果.不仅教师没有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很吃力.引入案例教学法以后,情况则大为改观.为了应用好案例教学法,教师们一般都会经过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传授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开展讨论.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各不相同,新奇的事物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提问,课堂上同学们往往会兴趣倍增,争先恐后的发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要作简单的概括和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该教学法不仅使教师教学轻松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2.学生不仅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将其与实际相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保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保险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保险学课程所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引入案例教学之后,使教学能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刨根问底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保险学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看到了保险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自觉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3.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公认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中的应用,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也就是说,案例分析实际上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进保险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而且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