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诈骗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99 浏览:17503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蒸蒸日上.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怎么写作,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商机,但随之而来,网络金融诈骗等一系列利用网络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金融的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着重从网络金融诈骗的现状、特点、方式、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方法.

关 键 词网络金融诈骗规制

作者简介:俞庶言,浙江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20-02

网络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网络与金融的结合.它利用电子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在数字化金融信息,电子化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机构的虚拟化,实融交易的无纸化和金融市场的网络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移动等工具的普及,全球金融业的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网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蒸蒸日上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技术基础的不同,而计算机网络给金融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运行方式和行业理念的变化.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有:(1)虚拟化.网络技术的引进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比如经营场所由实体柜台变为虚拟的.(2)高效性.网络金融的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系从柜台式接触变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络,这种交流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时间.(3)经济性.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无需承担经营场所、员工工资等费用,较之传统金融怎么写作经营成本明显要小.但事物总有其自身的两面性,网络金融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风险.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东西,而网络也有其自身的技术风险,两者加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原本就脆弱的金融变得更加脆弱.比如,相关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者技术系统没有更新换代,与之带来的损失都是巨大的.网络金融犯罪的类型主要有:破坏金融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盗窃或篡改金融网络信息的犯罪;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其中我们相对比较熟悉又能感同身受的就是最后一种——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而在这类中又以网络金融诈骗居多.

一、网络金融诈骗的概述

近年来,网络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例如2009年吵得沸沸扬扬的花旗银行网银巨额失窃案.2009年12月25日,美国政府官员近日表示,联邦调查局目前正在调查一桩针对花旗集团的网络安全攻击案件,该集团怀疑电脑通过网络安全漏洞窃取了巨额资金,造成数千万美元的巨额损失.2012年发生在国内的济南平阴特大“炒黄金”系列网络诈骗案.该案中的犯罪嫌疑人范某,李某、贺某等为实施诈骗行为,虚构“香港恒达金融国际有限公司”,以贺某设计开发的“恒达公司黄金平台交易网站”为依托,租用操盘软件模拟国际黄金网站走势,并指使聘用的业务人员,通过百度搜索,广泛进行联系,利用投资人快速致富的心理,冒充黄金投资人、黄金分析师等角色,告诉联系人炒现货黄金业务很赚钱,并通过网络发出网络模拟操盘,当与对方达成投资意向后,便诱导其将资金投入指定的炒作账户,然后通过后台操作,将投入的资金全部流入犯罪嫌疑人个人账户,从而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由于网络需要以计算机为载体,因此网络金融诈骗实际上属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利用计算机诈骗本质上和其他诈骗是一样的,即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但它因为有了独特的犯罪工具(或手段)——计算机,而有着不同于普通诈骗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技术性强.网络金融诈骗,由于它实施犯罪的工具是网络,决定了犯罪人是懂计算机和网络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2)犯罪隐蔽性好.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诈骗活动.并且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使用虚检测的及其他相关信息,难以追踪定位.(3)犯罪取证难.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和删除,而且删除后不保留任何痕迹,加上很多信息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怎么写作的时候安全防范设置不强,不具备数据保护、审计等功能.犯罪分子实施破坏、窃取数据后,系统没有自动保留犯罪痕迹,所以案发后也无法取证和调查.(4)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分子不用锁定特定犯罪对象,只需呆在家中,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将诈骗信息发布出去,几秒内收益可能就有几十万.(5)犯罪影响广.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犯罪人发布一条诈骗信息,可能几秒之内,该信息就能覆盖全球,因此它的受害人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省份甚至一个国家内.


二、网络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

(一)网银诈骗

以网银系统升级或者动态口令牌过期更换为由,诱骗客户登录检测冒网站,并窃取账户信息,进行快速转账,账户内资金.

(二)诈骗

经常点开一个网页就会跳出一个窗口说:恭喜你成为今天被我们抽中的,获得联想笔记本一台,请填写,银行等.

(三)或者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设计的诈骗网站与正规网站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些微的差异,不仔细分辨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检测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通过该网站或者泄露出去.

(四)网络诈骗

比如以网络购物为幌子,检测借“电子商务”“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吸引会员购写一定数额的商品,并推荐他人参加购物成为会员,根据下线会员的数量或购写商品数额的多少获得奖励.此类诈骗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2004年,这个中心接到的欺诈事件报告一共达到223起,犯罪分子都是通过使用“盗号木马”、“网络监听”以及伪造的检测网站等手法,用户的银行、证券、信息和其他个人资料,然后以转账盗款、网上购物或制作检测卡等方式进行诈骗.

三、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对策

(一)完善网络金融立法.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

20世纪90年代,美国颁布了《数字签名法》、《统一电子交易法》等法律,解决了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合法性问题.英国通过2000年5月施行的《电子通信法案》,也确定了电子签名和电子证书的法律地位,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直到200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才颁布《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这个部门规章过于简单、量化标准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差.我国刑法对网络金融诈骗犯罪无论是刑事法规还是司法解释均存在明显不足.传统诈骗罪的规定无法规制新技术带来的难题,也使得公检法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在定罪量刑方面很难把握.因此完善相关立法迫在眉睫,只有完善立法才能有法可依.

提高网络技术,加强技术防范

没有一个网络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存在漏洞.而这些漏洞也正被犯罪分子密切关注以便随时乘虚而入.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比如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资金投资力度,建立网络金融犯罪的预警系统,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等等.先进的科技是预防网络犯罪最有力的武器,甚至能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完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

据美国FBI统计,在美国发生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70%是内部人员作案.我国机关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是由于疏于管理造成的.根据现状,网络管理的重点对象应是:网络怎么写作供应商、涉足网络的机构、网吧及普通网民.同时要加紧培养引进金融复合型人才.

提高网民网络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及时披露网络金融犯罪的新形式,培养公民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比如不打开非主流网页、不浏览不健康网站;认真核对,妥善保管;不轻信通过短信、或者邮件跟你索要的要求;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一旦感觉有问题及时到银行确认、挂失;要及时安装程序补丁,升级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等等.另外,专家也曾多次提醒,客户不遵守安全规则导致上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推出了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实践证明只要客户正确使用,安全是有保障的.比如,为帮助客户有效识别检测冒银行网站,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预留信息验证”怎么写作.这项怎么写作可有效避免因向检测银行网站或网页输入、等敏感信息而导致的客户资金损失.还有各大银行发放的网上银行证书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放的数字证书.但无论银行的网络金融安全规则多么行之有效,只有用户认真遵守才能发挥效用.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犯罪

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金融诈骗的犯罪人和受害人也不仅局限在一个国家.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特别是司法合作.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刑警组织以及其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合作,签订有关条约,进行交流研讨等.

网络在繁荣金融业的同时也为犯罪大开方便之门,但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一负面影响而从此不使用网络.众所周知,未来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如何采取有效对策规制犯罪,给网络金融交易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的环境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