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点滴策略

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20 浏览:11729

多年从事地理教学,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对地理知识只会死记硬背.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无效的教学变成有效的教学,把低效的教学变成高效的教学?下面是第一轮课改后,我的一些点滴体会.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就要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导入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地形时,可指明朗诵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我向学生展示冬季去海南岛和哈尔滨的旅游照片.学生很快被吸引,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本文来源 {$getarticleurl}

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

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我主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3.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多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自学导读,有目的地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能培养学生的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也就更持久.

总之,在课改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好的效果.愿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用低投入创高效益,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