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74 浏览:33690

摘 要:计算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同时也是当代中职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职校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对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与见解.

关 键 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教学资源条件的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数采取“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授课方法,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没有直观的演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基本上以自身为主体,从课前备课到上课讲授,对学生的反应关注得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按教学要求进行练习操作,在上课时难免有画饼充饥的感觉,从而导致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不佳.

当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基本上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各种软件,多数以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系统支持,这种视窗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人机对话功能,使得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使用传统的黑板上课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

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换言之,现在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实践教学证明,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由于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堂进行操作练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由于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强,所以,教学一方面应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改善硬件环境,充分利用投影仪或一些教学控制软件演示以进行直观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借助一些工具如电子课件、电子教具等研究一种崭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目前,建构具有中职学校特点的“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问题—师生互动探究问题”三步走的计算机课堂,值得借鉴和参考,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具体步骤如下:

1.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艺术作品”和“文字材料、图表数据、图片”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发现、设计问题.问题可以来自教师自主发现、设计,也可以来自学生互动,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发现、设计问题.

3.通过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把问题作为主线,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

.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没有定式的,它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环境、不同专业设置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但在做出调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是否适用、教学效果是否良好,这也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最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如今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多数是采用中职指定的教材,比如,我校使用的教材就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因特网(Inter)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基本常识;另一部分是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应用等上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表现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处理软件应用、演示文稿处理软件应用、个人网络空间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中职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课堂任务时,应把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这样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可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作出相应的处理.如当前有多种文字处理软件,那么教师就可以拿出其中一两种和所学的软件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来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而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面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学法的使用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和普教学生不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择业、就业,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使用对于中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能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更多的则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引导使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下就是笔者在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过程中的几点启示.

1.行为导向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要注意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强化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不能轻视理论的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有时仅是某一个案例、项目或问题的教学,知识点显得有些松散,应关注的是知识之间的链接,在综合运用中学习知识.

2.无论是采用教学案例还是实际它例,其来源与选择都应具有典型性和相关性.案例题材来源广泛,可以是教材中现成的,也可以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同时挑选一些相关专业的实际案例效果还会更好些.总之,教师对所讲的案例要精心编排,紧紧扣住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同时也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3.行为导向教学的使用也不是单一的,它可以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其他教学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相关专业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实习,这些方法也都可以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对待行为导向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行为导向教学法.二是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万能的,可代替其他教学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任何专业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四、实践操作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训过程中借助教学课件,采用讲、看、练一体化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叙述用生动的图象和动画表现出来.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本质改变.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来看,学生实践操作的转变可以由以下两方面进行延伸:

1.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方式.“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

2.通过竞赛来促进技能.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竞赛,内容包括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作、幻灯片制作等.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并积极应用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教师作为学生就业前最后的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改革,从“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充实自己.

总之,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都是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活动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创造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崭新未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