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64 浏览:33419

【摘 要】范例式教学法是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舍因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所谓范例式教学即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传输——接受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传授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将理论很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往往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外科护理学各论每一章节仅涉及某一脏器的具体疾病,因此,笔者将范例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提供给学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范例式教学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12-02

范例式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德国的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式教学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范例教学”又称“示范方式教学”、“范例性教学”等.

范例就是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它使学生能依靠特殊“例子”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讲清某个疾病,教师需要给学生复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知识,传统的传输——接受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只是考试前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往往书本上知识记住了,但进入医院遇到真实患者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尝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范例式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启发教学,使学生由典型到一般,举一反三,通过范例掌握外科疾病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范例式教学的方法

1.教师选择典型案例,提出问题

外科护理学各论每一章节仅涉及某一脏器的具体疾病,因此,在选择案例时,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临床上该疾病的典型案例,并根据此案例提出若干问题.案例选取要

针对实际情况,围绕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编细研.

如在教授“腹部损伤”时,可以导入如下案例:男性,32岁,不慎发生交通事故,伤后有一过性神志不清,受伤经过不详,清醒后感右上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短时间内腹痛逐渐扩至全腹,并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肢端发凉;恶心、呕吐两次,呕吐物为咖啡样液体,量不多,被急送到医院.体检:T36.5℃,P110次/分,BP105/75mmHg,R22次/分.腹略胀,腹式呼吸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腹部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并混有胆汁.针对此案例,我们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该案例可能是哪个系统或器官的疾病?初步最有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治疗?针对该病人的剧烈腹痛应紧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该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通过这一案例导入教学,可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2.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答案

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及问题提前3~5天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书本,结合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或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出可能的答案.

如上述案例,学生结合已学解剖知识,可知位于右上腹的脏器有肝、胆囊,可缩小查阅范围.根据症状体征描述,推测可能患有休克.其他医疗诊断则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寻找答案.

3.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分析案例

课堂授课时,教师先将案例展示出来,然后逐个提出问题,让学生综合课前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之间有不同的意见,由此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教师按照案例提出的问题,在讲解疾病基本知识的同时,对案例进行分析.

如上述案例,到底是哪个脏器受损,学生可能有不同观点;如何确诊,教师可先不予回答,让学生带着疑问,从授课过程中寻找答案.以此来引出实质性脏器与空腔脏器的鉴别要点.

4.学生再次讨论案例,解答问题

通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再次讨论案例给出的问题,依据课上学习的与案例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对之前的回答做出补充.如果对某一问题或相关知识还有疑问,可继续讨论.

5.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给出正确答案.通过总结评价,让学生理清思路,消除模糊概念,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最后布置与本堂课导入的案例相似又有差别的案例分析题,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本堂课所学习的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范例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前教师将案例及涉及的相关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为了获取答案,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书本,为了全面地了解案例,会翻阅之前学过的基础课程,如解剖、生理、病理、健康评估等,复习已学知识,还会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寻求答案.通过资料的查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在课上顺利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避免了以往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单纯接受的现象.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传输——接受教学模式是单纯的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疏于思考,对于疾病只是简单记忆课本知识,不能有效结合所学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融会贯通,进入临床面对病人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运用范例式教学模式,可将临床真实案例搬到课堂,让学生提前接触病人,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案例的相关信息如具体的症状体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做出相应的诊断,寻求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范例式教学通过列举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阐述不同意见,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对于不同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增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范例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更要结合临床实际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病案和资料供学生讨论;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给学生留下新的问题,使之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尝试通过查找资料来扩充教科书缺乏的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医学新科技、新动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及掌握尽可能多的新信息.课堂授课中范例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诱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身,善于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


三范例式教学的不足

虽然范例式教学有如此多的优势,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典型案例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把握、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等.对未曾经历临床的新教师来说是个考验,这是教师在应用范例式教学模式时需要克服的.

四体会

范例式教学已普遍应用于医学临床课程的讲授,通过笔者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在课堂就有置身医院的感觉,进入医院能迅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案例的真实性、生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设问,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案例教学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灵活应用,取长补短,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