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其构建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10 浏览:13984

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并且具有“引导”的功能.研究者普遍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维护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并提出了社会支持的主效果模型和缓冲器模型,证实了社会支持对个体缓解心理压力可以发挥普遍和具体的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有三个方面组成,即社会、家庭和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客观的或实际的联系,也包括他们在一定情境中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的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和对生活环境满意与适应的程度;还包括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周围成员所给予的信息方面的支持.


一、高中生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在教育中的意义

高中时期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时期,一方面社会赋予高中生的责任更多;另一方面,高中生也面临自我认同的发展任务.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阶段正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心理危机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相对于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改善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相比,社会支持是在个体外部发生作用的,是个体在心理应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是构建在青少年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基础之上的外在帮助系统.一直以来,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来进行,但由于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尽管我们在心理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并不明显.而社会支持为学生的认知和评价自己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发现、交流和发泄自己负情绪的平台,满足了他们爱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而社会支持系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符合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需要,也更有针对性,在认知层面上给了他们一个比较和分析自身与他人发展状况的机会,为高中生通过外在的活动或帮助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提供了条件.所以,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将高中生的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结合起来,既培养青少年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建立属于自己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就能从内外两个层面上解决我们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另一类则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感受到的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除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外,对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包括对支持的利用度.对高中生而言,客观支持为主观支持提供了条件,主观支持作为实际的相似度检测变量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发展.高中生只有在感受到周围的支持和帮助之后,归属感才会建立起来,也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以积极的、正面的方式求助于社会支持,从而避免加深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他们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心理困境中摆脱出来.而良好主观支持的建立离不开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的运作,一个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社会支持系统会更加贴近他们生活和学习,使青少年们在孤独、焦虑、抑郁甚至是绝望的时候意识到有可以寻求并且能够帮助自己的组织或机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构建高中生校园社会支持系统

为高中生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最为根本的是将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外部资源整合为一体,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有社会、家庭和学校组成,对社会、家庭的干预我们能做的很少,而且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高中生校园社会支持系统.

1.改善社会支持结构

高中生在校社会支持通常是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班集体、同学朋友和学生社团组织等组成.在这个支持网络中,班主任、任课老师、辅导老师以及相关人员应该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实际上“青少年报告的来自教师的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和师生关系的满意度都是最低的,与教师的冲突与惩罚显著高于初中生.”这表明在校园支持系统中,有着专业能力的辅导教师和有着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则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李士江认为:有效的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是以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或心理辅导教师为中心,依托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将受助青少年的支持资源整合起来,并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给予受助青少年以有效帮助.由此可见,心理辅导老师在构建校园支持系统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这不仅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具备专业的技能,给学生以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等,同时也要求心理辅导老师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由于一个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人员有限,仅仅依靠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往往成效甚微,所以整合所有教育资源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形势下,学校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主要途径,为高中生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青少年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师在心理教育中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的技能,从而改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这一客观支持来源的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作为社会支持系统主体中的作用

要发挥青少年在心理教育中主体作用,心理辅导机构要向广青少年开放,积极吸引青少年参与.

首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举办心理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次,通过上述活动吸引青少年志愿者组成青少年心理教育互助协会或社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面向全校青少年的联系网络,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宣传和实践活动.

3.构建和完善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网络预警机制

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做好对他们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及早发现和及早干预,但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仅仅依靠心理辅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深入到青少年中间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帮助青少年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解他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次,由于心理社团网络能够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之中,在班级中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也就能够被及早的发现,从而为心理辅导教师的及时干预提供了时间,尤其可以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4.认真做好青少年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怎么写作

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是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它在整个的支持网络中居于中间位置,将社会支持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以自己的专业地位连接着网络的其他终端.做好对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团体辅导与咨询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