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57 浏览:10010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任务也更为艰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迫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要把思想道德引领与人才素质培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实务范畴,它是运用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和技巧,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完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正常成长;帮助学生发掘潜在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帮助少数不良学生克服障碍和挖掘潜能.?从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工作方法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一社会工作介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社会工作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存在差异

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巴特利(BaretlettHM)有着为学界广泛认同的明确论述,即:一是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二是个人与社会是互相依赖的;三是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四是个人有人类共同的需求,但也有个人的独特性;五是要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并透过社会参与来尽其社会职责;六是社会应有职责提供机会,让每一个人克服困难,达成自我实现.[1]

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正是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成就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使社会工作者能够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事社会工作.

在专业社会工作出现前,从事慈善救济或社会怎么写作的多是教会人士,他们出于信仰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为需要者提供饭食,为有劳动能力者提供就业怎么写作,既是强烈的宗教使命感使然,也是服膺上帝的一种荣耀.正是这种理念导引了地方教区开展援助与改良贫民生活的志愿活动,从而奠定了现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生成与发展的依然是基督教会.1868年,英国牧师索里(ReverendHSolly)首开个案工作的先河,为形成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正式形成.

20世纪以后,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基督教的基础上继续扩展,不断吸纳人道主义、乌托邦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把帮助人放到人与人,而非完全人与神的天平上衡量.时至今日,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手段日益受到世俗化国家的重视,宗教组织开展的社会工作已开始渐居次要地位.但是,以受过专业培训的受薪人员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专业方法为受助者提供怎么写作时,其秉承的价值观早已融入了基督教.

反观中国,因为没有基督教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蕴,使得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社会工作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也显得格格不入,这些显然是社会工作介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困境.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化特征与社会工作职业理念存在差异

1987年,出台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对此,高等学校担负着重大的任务.”这是我党首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新时期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2008年,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中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容也被写入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可见,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与我党和国家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联系,也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我国其他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带有了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

第一,文化教育方面的表现.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体系建设,强化了我党对学生政治观念的统一引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已经形成我国一套完整的大学生政治理论教学体系,这也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有明显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的引导下,“热爱中国,积极加入党组织”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主流的政治追求,与此相对的其他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显然也是不被允许和提及的.在考研、公,以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中,关于学生政治立场的审核永远是需要首先被考虑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化管理的一种表现,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启蒙是一种局限.

第二,日常管理方面的表现.以“党委领导、团委指导、辅导员管理、学团组织落实”为模式的大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同样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以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班级、团支部和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的社团为例,无论你在班级还是学生会,你所处的“集体”都是基于对学生的“管理”而设立的,这些团体都在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和监督之下;无论你在这些团体中是处于“管理”的阶层还是处于“被管理”阶层,你都必须要服从与你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共青团组织和党组织的统一安排.在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下,你的学习、生活,甚至思想意识都是被既定的规划和设计好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三,具体执行方面的表现.辅导员成为了高校行政化管理的坚实捍卫者.辅导员这一职业自出现起,就被当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而存在至今,他具有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在职称评定和职位晋级方面享有双向的“特权”.所谓“特权”其实就是国家给予这一职业的一种政策倾斜:在扮演教师角色中,他们可以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职称上可以评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扮演行政角色中,他们承担着对学生奖学金评定、违纪的处理、校规校纪的维护,以及吸纳学生入党等管理工作,在行政级别上可以是副科、正科、副处直至正处级别.党关于新世纪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而高校辅导员这种双肩挑的身份和角色,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存在的.从这一点来看,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行为,就是当前高校行政化管理的最全面的表现.

综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普遍性的行政化管理特征.与此相对,将“助人自助、案主自觉”作为职业理念,是社会工作一贯秉承的原则,也是将其与其它职业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点上,显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是存在分歧的.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可行性的意义

虽然说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理想、工作理念、具体方法选择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在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繁荣”这一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站在这一点上,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也是有“同”可寻的,这也使得社会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存在了可能.

1二者都注重对价值观的追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核心意义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可见,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情况,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指标和依据.

在没有基督教作为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国,开展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时要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合理成分,提炼出切和国民心灵、性格特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可见,对价值观的追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共有之义,社会工作在确立价值观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获取实效的重要借鉴.

2二者具有共同的重要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都关注怎么写作(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谈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时还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

而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有关其使命的论述有三种形态:一是指明其使命是怀着慈爱去帮助人,当然是帮助那些下层不幸的人;二是指明其使命是带来人和社会的有序与良好状态,而如何判断有序与良好依据理性可靠的科学知识;三是指示专业者去解放人们受到的压制和剥夺,不断开创一个让更多人感到满意公平的社会局面.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还具有提升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更高发展的功能.这样看来,两者在个人的发展、社会的繁荣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和使命感.

3二者都注重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方法

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国高校业已形成了一整套具体工作方法.如:在基本方法层面,形成了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在一般方法层面,形成了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励法、感染法;在特殊方法层面,形成了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缓解法等.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经验式操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其专业化程度一直偏低,工作成绩不佳,甚至因一味依靠行政命令的强硬粗暴手段导致校园冲突事件时有发生.

而作为实务性较强的社会工作,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可操作化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法、社区工作法及社会行政法等.社会工作的这些方法与我国高校一直推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很大区别.正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使得我们有必要把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弥补思政工作方法的不足和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并最终促成校园和谐生态的形成.这些都说明了,将社会工作介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可行性的意义,也具备了具体的可操作性.

三社会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方法

1以专业社会工作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尝试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和专业实务技巧融入到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培训中,以便在学生事务管理、校园社区管理与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怎么写作,这既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配备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要求.

第一,建立和培训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高校自身在某中程度上说,就是基于学生个体联合成的一个共同体,即社区.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辅导员是以学生社区为主要工作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在社区延伸学生工作的任务.社区辅导员在学生处、院系党团办和公寓管理中心的领导与协助下开展工作,以学生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安全稳定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第二,建立和培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目前,单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工作已无法满足日益高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和完善四级心理健康网络十分必要.四级心理健康网络包括:一级网络由与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学生组成,二级网络由最贴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组成,网络由院系党总支副书记组成,四级网络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组成.心理健康辅导员处于四级网络中的二级网络中,主要是由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沟通技巧,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辅导员组成.他们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更贴近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实施心理救助与介入危机干预.

第三,建立和培训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接受过相应的UCT(高校生涯导师)、UCG(高校生涯团辅)培训,获取生涯辅导、就业指导等资格证书.其主要负责向学生提供生涯辅导、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咨询、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课程讲解,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怎么写作.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对其生涯规划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指导、帮助与怎么写作,同时还提供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辅导;对高年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技巧、公关礼仪等怎么写作,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在就业初期即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建立和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可以选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学生生活、学习、未来发展相结合,生动准确地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建立和培训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队伍.这与传统的专职辅导员比较接近,主要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社会实践、考核奖惩、帮困助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具有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或学生事务专业毕业的人员中选拔.

2引入可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采纳和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比起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套路,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包括:

第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是指以个别帮助的方式,向在生活上遭遇困难或失控失调的个人或家庭(称为案主)提供精神支持或物质帮助等社会福利怎么写作,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我国高校首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怎么写作工作中引入了个案工作方法,并有针对性地积累了许多介入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和干预工作的有益经验.

第二,团体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团体社会工作是指以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为工作对象,通过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及团体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以促进团体中个人成长,为发展团体间成员互助合作的专业社会工作怎么写作.在高校,通常是由校团委或院系分团委,依托校学生会、院系学生会、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来负责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同时,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对其所进行的团体适应性训练也是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与应用.

第三,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所谓学生社区是指由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息凝结而成的大学生生活共同体及活动区域.将社区工作方法运用于学生社区,主要体现在:通过建立社工型辅导员进高校,可以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集中在八小时之内和限定在办公室、班级教室的传统习惯,利用小组互动、宿舍访谈、社区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通过对学生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培养,强化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爱校意识、拼搏精神和自律意识等.

总之,导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对日益增长的大学生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现行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高校原有的辅导员工作上导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有益于现有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充分发挥,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