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本管理理念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1 浏览:5952

一、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就大业,人才为本,有了高素质人才队伍,就有了发展后劲.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高校的发展来看,首先,高校的重要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发展,一切教育关系主要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来展开,人的因素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教师的工作水平,教师劳动是一项长期性、自主性、难以控制和量化又极具个性化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改革过程中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是不断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二、高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容

1.要有准确的广大教师人性检测设

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准确高校教师的人性检测设.这是我们实施人本管理的先决条件.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动机,建设有利于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2.要体现“人优先”、“人为主”的原则

高校管理人员的怎么写作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教师和学生展开.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地方,高校教师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结果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3.平等、公平原则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

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管理中常常存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职称职务的不同、工资津贴切等待遇的不同,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等各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矛盾,处理这些问题就得以平等的原则来对待.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队伍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待遇,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建立和健全高校平等的竞争机制尤为重要,对于各类人才都应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


4.利用“人格”力量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心理学要求

管理人员自身高尚的道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积淀所形成的人格感召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高校管理人员面对的是具有高深的知识水平的教师以及渴求知识的学生,学高是身正的基础,学高能使身正产生实际效应和巨大魅力,否则,身正即是空中楼阁,无所附丽;身正是学高的根本,没有身正,难以保证学高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用武之地.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和教师一样的知识结构和一样的层次,如果对于教学的环节一点不知或知之甚少,在管理中就会对教师教学情况或教学结果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对于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及时发现:而且对于教师需要什么样怎么写作,需要对教师创造那些条件都不能很准确的把握.这些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就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从知识水平到做人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人格的力量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管理教师、管理学生.这样才能较好地增强教师从教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发教师思维活力,培养教师、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能够使教师心悦诚服,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人格、志趣、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

三、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应把握好三对关系

1.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然而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和谐因子,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给师生关系的和谐带来了隐患.反思现行教育教学过程,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则成为了客体和附庸,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和无奈,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开拓创新的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

2.决策者与师生关系

在我国高校管理中,权力的使用基本上很少受到制度和程序的监督,权力的使用者既不习惯让人监督,也不明白要承担什么责任.在一些高校存在的现实是有的学校管理部门自觉地进行校务公开,而更多的管理者是只向上汇报,忽视了向下通报.于是教师意见很大,干群关系也因此而紧张.在信息化时代,高校管理决策者不要盲目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代替与教师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和对师生状况的了解.要注重实效的有利沟通,让学校决策者与师生关系建设氛围和谐.

3.师生与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关系

专业上和课程上扩大学生的选择,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注重效果,反对形而上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应当全面综合地制定四年本科教学计划,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融为一体而不能偏废.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途径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自学.在大学四年学制中课堂知识教学内容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当然,有些实践性强的学科还需要较完备的实验室条件辅助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深入了解,科学制订四年本科教学计划,让学生有充足的学时(学分)来学习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对人潜在能力的充分信任和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基础上,是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高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内涵就是在深入了解教师学生需求基础上,对之进行人本化管理,这是高校管理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高校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提高管理水平,达到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目的.

高校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高校管理环境的主要方法及如何实现高校管理的有序化,不仅要求高校管理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积极作用,还要求管理工作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创新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