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商科高校素质教育途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47 浏览:118982

[摘 要]本文对21世纪商科高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商科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商科商科高校素质教育


一、商科高校确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1世纪的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中,教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影响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育对社会和经济作用的实现则归结于人,归结于社会成员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说,人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关键因素.人的培养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涉及以下方面,如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怎样更好的培养人等.

2.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商科专业是为企业培养某一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企业某一领域的经营管理都必须掌握企业整体营运的知识,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为实现营销获利目标,应懂得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利润计算、保本保利期等财会专业知识,会计专业的人才为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而增加股东财富,应掌握人事管理和营销管理知识.同时,商科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知识的转化.所以,商科专业人才在做出商业决策时,应将企业销售、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整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才能实施有效管理.是为现代金融、保险、贸易、管理、会计、营销等企业培养,“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商务管理人才.

二、完善商科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高等商科院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时,既要重视商科人才的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要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育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以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要求为教育评价标准,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应用型商科人才.

2.突出实践价值,构建应用型商科教育体系.商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要通过实践给学生以思维素质的训练、行为规范的训练、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环境的训练,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首先,要按照强化基础教育,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基本思路进行体系的架构,注重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尤其是以创新为特色的最新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其次,要认真分析商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生源素质、师资水平、史与现状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等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体系.再次,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系,要兼顾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匹配序列化,注重学科交叉渗透,使各学科领域的知识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形成以商科为主干,以工科、理科等学科为支柱,以人文社会学科为横梁的商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注重商科院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传统教育由于以认知教育为中心,过多地强调了智力因素的作用,认为创造力等于人的智力,因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智力因素(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共同结合作用结果.包括意志品质、人格品质和情感教育等,克服理想信念教育中片面和抽象的政治化倾向.商科高校强调素质教育,应首先全面认识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加大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摆正学生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个体价值的存在.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心理上,是承认独立人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存在的真实意义是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实现人格完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行为上,则是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就为创造才能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4.体现应用取向,建设适应高等商科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要解决好商科师资普遍存在的基础不强、层次不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的问题,要抓思想教育、抓制度建设、抓体制改革.首先,鼓励商科教师搞好科学研究,“唯其善学者方能善教”,同时也要有新的政策激励,使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开阔视野、反馈教学.对教师必须探索制定一个在我国现阶段使教师既能立职工作,又有机会接触社会和企业实践的制度规范.其次,高校对目前的人事制度及用人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教师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其聘用应采取灵活的政策,不应设置工作年限等方面的限制.再次,商科师资结构不仅要有知名的学者,也要有著名的企业家和实践者,应以“能者为师”的胸怀,把国内成功的国企领导人、民营企业家请到学校的讲台上.经过几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艰苦扎实的努力,力求建设一支主体上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具有基础扎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高等商科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