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23 浏览:130817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现状

作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课程,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开设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增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通晓国内外的大事,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发展的进程有一个大致地了解.落实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可以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对当今的时事政治有更多的了解.在等下的高等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对传承优秀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形势与政策既担任了政治生活中的思想导向作用,又具有教学育人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说形势与政策无论是从现实的知识建构的监督还是从生活、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原则等方面,是可以看出该课程课堂教学与现实实践的有效结合.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要当下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各大高校务必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列入大学生课程教育规划,在开设常规性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再辅之其他的教学形式.国务院以及等与之相关的部门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形式与政策教育都非常地重视,其都分别对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高校必须要贯彻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党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对大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视,以至于把其列为必修的范围,而非选修.

二、教育实效性的概述

当下的学术界对于实效性的界定不太统一,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在该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学的效果与实际达到的效果相等同的理想程度,这也是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实效性.进行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其标准通常是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深浅程度以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其他学者对于教育实效性的评论,有的还并非如此,有些的学者就认为当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着眼点,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才是高等院校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本质所在.还有一种看法是将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实际效果定义为教育实效性,该实效性中包涵着隐形效果和显性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实效性,就是指要注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三、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

各大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是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直接因素.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形势与政策涉及了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际关系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多角度地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理论进行分析解读,对于时事热点的分析更是如此.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老师应该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分析的能力,具有当下时事政治分析的能力,要有很强的政策敏感性.另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国各地乃至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新闻事件,因此形势与政策的任课老师形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如果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满足了时效性的要求,那么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才会实现实效性.

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学科特点,要想增强其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以下几点.

1.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思想观念的时代性,要表现出每一个历史事件及其发生观念的传承性;2.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要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既要有宏观线索的勾勒,还要有文官的细节描述,是用事件的来龙去脉,刺激大学生积极思考,实现两者的统一;3.形式与政策的教学内容要实现思想深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有效结合,不能过于抽象与理论化,但又不能落于表面.

(二)改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当下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这是目前的一个紧要问题,笔者就曾经带过这样的班级,大班教育的学生都是来自高校的不同专业,学生一多,不可能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一样的,兴趣差异大,就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使得原本生动的学科特点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所以,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要时刻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要体现形式与政策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有当下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代替原本枯燥的知识,多角度对比及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形式与政策教学要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积极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有益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开拓形式与政策的教学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建立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开创关于形势与政策的社会实践的实验性教学,改善教学手段,风度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落实到实处.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031)

1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