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效力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715 浏览:69769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1

摘 要 现阶段保险公司内审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的监管环境,保险公司要从内审体系建设入手,通过提升内部审计效力,达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 键 词内审效力 内审组织体系 内审队伍建设 协同效应

伴随经济迅猛发展,作为国家金融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公司,面临如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课题.而以怎么写作于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实现为宗旨的内部审计,不断提升其效率与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险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一)外部监管环境

现阶段保险业面临信访投诉、行政处罚明显增长,监管新规频繁出台的严峻局面.为缓解不容乐观的市场状况,行业监管将内审作为加强风险防范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保险公司加大内审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内部经营管理环境

保险公司是以投保人的投保风险为经营对象,此经营特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更大的经营风险,既要承担、转化客户的风险,又要防范和化解自身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成为保险公司加强内控的有力手段.随着内审在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优化内审资源配置,提升内审效果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内审体系建设相比,我国保险业在内审组织建设上、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一)内审组织独立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保险公司内审组织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定位偏低.多数保险公司内审机构还未具备较高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主要采取内审机构隶属公司管理层,对其负责并汇报工作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组织运行模式下,内审独立性、客观性与权威性难以保证.同时,偏低的内审组织定位也影响了审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2.部门职能过于多元化.在部门职责划分上,内审部门往往会融入与内审无关的多项职能,如纪检、监察等等,影响了内审专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内审人员配备不到位

多数保险公司内审人员数量少且知识结构单一,下属分支机构既无独立的内审部门,也无内审专岗,仅配备兼岗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内审人员配备无论在数量还是专业背景上与工作需求都存在差距,缺乏知识多元化内审团队的组织保障,难以满足监管和公司发展对加大内审监督力度的要求.

(三)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存在局限性


传统内审偏重于直接测试内部控制,采用“撒网捕鱼”式作业流程,即直接通过全面内控测试控制的充分及有效性,根据测试结果及内审人员经验确定控制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审计计划.传统工作方式导致计划的制定缺乏统领全局的作用,内审人员往往要在大量信息中查找问题,耗费许多无效时间和成本,审计监督的及时性、连续性和风险监控的预警性难以保证.

三、提升内审效力的途径

(一)完善内审组织体系建设

1.明确内审组织的隶属关系与报告路线

逐步构建对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并与管理层保持有效沟通的内审组织体系,明晰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的报告路线,以利于独立监督职能的发挥.

2.明确内审职能定位

在完善内审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与纪检、监察等非内审职能的有效分离,保证内审的独立性、权威性,为内审充分履职创造客观条件.

(二)加强内审队伍建设

内审队伍建设是有效发挥内审职能的关键所在,保险公司应采取措施逐步打造专业技能强、知识多元化的内审队伍:一是加强内审人力资源管理,健全内审人员的招聘、考核、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开放型审计专业人才选拔机制:建立外部引进人才,内部专业人员交流的机制,最大限度拓宽内审人才选拔渠道.三是建全内审人员培训体系.采取项目带培训、外聘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建立培训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发挥内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

传统内审方式过于依赖全面内控测试与个人经验判断,计划制定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对审计效率和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实现审计模式创新,最大限度发挥内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依靠风险管理专业技术支持,利用风险管理工作成果,逐步完成传统型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转变.风险导向型审计的优势在于其 “狙击手式”流程,即瞄准一个重点一击必中,审计重心前移至计划阶段,计划的制定更具针对性,便于节约审计成本,避免审计资源的无效耗费.新型内审方式有利于准确掌握公司风险状况,审计建议可直接针对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风险提示,不断增强公司的风险预警能力.实现新型审计模式的转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识别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公司业务目标,采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列示和识别业务层面的风险,在各业务领域设定风险可接受水平.

2.判定风险可控水平

风险管理部门在充分鉴别风险的基础上,判定影响业务目标实现的固有风险是否被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流程图等方法来对每个风险进行打分和排序,评价得出量化的剩余风险水平.

3.确定审计范围及领域

内审人员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审计项目实施的范围和重点,将审计范围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制定审计计划,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根据审计项目实施情况,为公司管理层提供改进控制系统的建议.

面对保险公司面临风险的复杂多样化,内部审计应及时更新观念,通过完善组织建设、创新审计方式,不断提升内审效力,凸显怎么写作职能,为保险公司发展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