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薄弱普通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若干问题的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71 浏览:21830

摘 要: 针对薄弱高中学生特点,本文就如何教好普通高中数学,总结了若干建议:第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第二,引导学生改变初中阶段的学习观点,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第三,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科学地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第五,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复习和巩固,并指导学生如何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

关 键 词 : 薄弱普通高中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六年,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薄弱普通高中,位于城郊结合区.所接触的学生有程度较差的、有程度稍好的,但因为学生总体上基础都不是很好,再加上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数学就成了学生很害怕的一门学科.以下就薄弱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教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

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的交流.如果教师总是以尊长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就很难深入地了解学生,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了.所以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尤其是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就应该充分的热爱和信任学生,因为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热爱和信任,这样学生就会信任你,会把你当知心朋友,勇敢大胆地告诉你在你这门学科上他有哪些问题和困难,从中你也会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往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才能使绝大多数学生更容易地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善于去鼓励学生,尽量去发现他们的长处,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向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长期以来,教师将学生当做“容器”,只是一味地往里灌输知识与技能,却很少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他们只会教“教材”、只会“教书”,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获得多种信息的办法.运用多种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有差异性的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成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的促进者,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1].

二、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普通学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都不太好,自然对数学的兴趣也不高,我们就先帮他们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有些同学上课记了一大堆笔记,问题也有一大堆,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和总结;为了赶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法则一知半解.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每次上新课前,叫学生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特别要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重点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尤其对上课走神的学生是很好的总结.教师在讲解时,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要讲清楚一些、细一些,速度不能太快,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理解,力争当堂消化.课后作业尽量找一些与这节课内容有关的题目,但题目不能太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该节课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通常总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2]兴趣是无数创造发明的热情向导,兴趣也是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热情向导,它使孩子们乐而忘倦,勇往直前.因此,有人断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老师要想使自己在教学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该重视循循诱导而不是压制.如果你能利用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使你的教学得心应手,也会使你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时,尽情地享受着快乐,而不会感到心绪焦躁和苦恼.在数学课上笔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常用办法有:

1.多采用提问和多设情境的方法.

2.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互动.

3.对特别抽象和枯燥的课多和生活联系.

4.适当插入笑话、典故,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多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从而控制自己上课的深度.

6.多鼓励,多展示知识精彩有用的一面.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笔者还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就是利用学生自身已有的信息调动他们的兴趣.具体做法是利用一切渠道收集学生的信息,比如家庭成员,家庭收入来源,兴趣爱好,最忌讳什么,等等.需要把这些信息牢牢记住,方便随时使用.例如“集合的概念”,在概念引入时笔者让班里家里开超市的同学讲讲他们家进货后是怎样对货物进行分类管理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学生们会一边很惊奇老师怎么会对他们的家里情况这么了解,另一边对该同学介绍的进货情况感到好奇.这样一来,既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又轻松地引入课题.

三、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观念

很多学生总认为进入高中后老师对他们放松了,不再像初中那样每天布置很多作业.初中阶段,老师天天会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从而提高成绩.既使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也一样能考高分.而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综、合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工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不能盲目地做题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