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步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79 浏览:44459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社会对药学专业的需求,针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初步探索,实践效果良好.

关 键 词 : 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改革 初步探索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掌握分析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和控制药品的质量,是药学科学研究中的“眼睛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1].药物分析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药物分析的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将分析化学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能在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科的发展、实际的教学状况、现实的社会需求,不断进行总结,寻找问题,对药物分析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2]

药物分析实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于学科的发展;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验课堂上更多的只是注重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等问题,而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探讨研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差,进入实验室就是按照课本实验步骤实验.有的学生甚至连照方抓药都不愿去做,实验过程应付了事,实验报告抄写完事.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思考能力差,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差,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差,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每年都有很多因实验能力欠缺达不到复试要求而不被录取的.实验教学中第二个问题是实验考核方法无法促进实验的教和学.目前的考核主要还是平日实验成绩及实验报告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水平,也不能促进学生认真实验.正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研室经过多次实践,经过认真总结、全面论证,决定对药物分析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研究,改革主要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2.改革措施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加强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与生产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创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导向下,对药物分析实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验考核进行改革,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应用.

2.1课程体系的改革

药物分析实验的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课、综合实验课和设计实验课三部分组成.基础实验课包括实验基础理论的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技术的练习.综合实验课以综合性的实验为主,避免在教学内容中出现大量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的实验涉及多种实验方法、多种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设计性实验只给出学生实验题目和实验要求,由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的题目由教研室自行命题,避免学生从参考书或者网络上查到具体的实验方案,没有达到设计性实验的目的.以上三个部分在药物分析的常规实验教学中完成,除此之外在大四下学期,还有针对考研复试及找工作时对学生药物分析实验的要求,设计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这一部分主要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个时期,面临就业和读研,能与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相衔接,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效果也最好.

2.2教学内容的改革

2.2.1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实验[3]

我们在实验内容上选择开设综合性强的实验.例如我们开设了“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采用两种方法对原料药和制剂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对实验进行总结.实验“阿司匹林的综合分析”,包括阿司匹林的鉴别,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这个实验是一个综合程度更高的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多种实验技能和操作,使得学生在药物分析应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强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验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或者工作应用奠定了基础.

2.2.2在实验内容中增加新技术[4]

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实验设备的不断完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也逐渐增加.同时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对实验的技术的要求也较高.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实验的安排上,我们适当增加这类实验,除了常规的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外,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药物原料药和制剂中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应用.同时对于仪器的联用技术,例如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因为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平时我们只在理论中讲解,学生只能凭空想象,难以直观了解这类仪器的性能与应用,鉴于实验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我们还可以开设相应的教学演示实验.

2.2.3增加自主设计实验

我们自行设计了多个设计性实验的题目,例如:“维生素B1的测定”作为设计性实验.分为:查阅文献阶段——实验方案设计阶段——实验操作阶段——实验总结阶段.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结果,探讨哪一种实验操作更可行,大大激发了学生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实验的开设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活跃的实验课氛围,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他们了解了科研工作的程序和步骤,这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科研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设计性实验的题目不固定,我们根据近年来药品市场所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增加此类实验的开设,使药物分析实验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产和管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实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社会需要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药物分析工作者的责任感. 2.3实验考核的改革

以往学生的实验成绩都以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来评定,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很难反映学生真实的实验水平,实验的考核也起不到促进实验教学的作用.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考察学生的操作技术、科学素养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评价他们的理论水平,达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我们根据多年来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以前的考核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考核方法.实验的成绩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课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设计性实验成绩.实验课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态度、实验记录情况等几方面的内容,同时观察学生的基本操作,观察学生能否动脑思考,然后当堂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是否真正掌握,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结果.针对药物分析实验的特点,设计考试,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进行评分.最终的实验成绩,实验课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实验操作考试占30%,设计性实验成绩占30%.改革后的考核方法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实验能力.通过考核,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受到教师的指导和督促,提高了重视程度,又从考核成绩的评定中找出了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结语

以我院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为平台,结合目前社会对药学专业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全面的分析、研究、探索和总结,并借鉴其他相关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6],对药物分析实验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探索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