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31 浏览:11602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地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培养

高中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讲其用途,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

二、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醋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


三、在习题教学中开拓思维

1、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

2、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提高解题效率.习题解后的评析,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3、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4、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情景通常以问题形式体现,好问题的要求是:⑴问题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有价值.教学中千万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⑵问题具有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教学中要克服“填鸭式”的随口问;⑶问题符合可行性原则.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挑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⑷问题要接问题,问题要套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同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恰当地运用实验与现代技术等手段.提问技巧贵在以人为本、把握好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