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48 浏览:2111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向前推进,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我们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突出“以生为本”的重要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才能符合这些要求呢?结合对新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历史教学实践,我认为,历史教学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站稳课堂,讲好每一节课

新课程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靠边站,而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强化教学功底.无论什么情况下,讲好课都是一个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专业功底.其次,有效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同时,关注社会面向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关注的态度. 这样,才能组织有效课堂,站稳课堂,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的课堂.


二、讲清思路,渗透方法

教师的讲授不仅对于学生确切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堂课,如果教师的讲解烦琐,将很难培养学生具有明快的思维方式.一堂课,如果教师的思路不顺,将很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因此,教师讲课时一定要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领会方法要重在“潜移默化”和“有机渗透”,而不可把方法“当做知识向学生灌输”,要以“思考与讨论”、“比较与归纳”等不同形式加以渗透或指点,注意让学生逐步积累,逐步体会.

三、鼓励思考,适时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就谈不上创造.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要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和思考的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讲透,派生性的知识有重点有选择的讲,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钻研.

适时总结,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化,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本身也是一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方法,教师都要适时地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使其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灵活渗透,优化作业

所谓“渗透式”的学习,是指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积累之后,使学生逐步有所体会,然后加以总结提高.大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运用都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此外,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学习,还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知识面越宽,越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相互借鉴的学习.历史新教材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扩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好课后的练习题,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一环.练习题的设计,首先要讲究针对性.每设一题都必须明确目的,力求每道题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把握好数量和难度,结合学情,合理布置作业.三是要注意联系实际,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有现代气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是否有效,需要经过长期的考验才能验证.它的教学效果不如理科来的那么快,那么直接,但它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教师的责任重大,新课程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