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32 浏览:19176

摘 要 :在新课改和新课标的教学教研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亟待教师研究的课题.结合三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教学的有效性直接指向了教学效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也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古语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就是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疑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只有对知识产生疑问,才能主动思考、积极解决、常有创新.那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呢作为数学教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铁丝长24 cm,可以将其围成一个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如果要将其改为长为9 cm的长方形,那么它的宽为多少厘米”学生在解题时出示了两种解法:(1)(6×4-9×2)÷2等于3 cm(2)6×4÷2-9等于3 cm.此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寻找另外的解题办法.经过第二种方法的启发,有的学生想到了“6-(9-6)等于3 cm”这样一种解题方法,并加以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由正方形的两边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边比长方形的“长”短了3 cm,那么就应该从另一边拉出来3 cm,那么剩余的长度(6-3)等于3cm就是长方形的宽了.这种解题思路非常有新意,充分激发了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有效利用学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以及认知能力欠缺等特点,教师在进行几何概念的讲解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教具,以最直观的感知方式来认识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获取几何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物学具的帮助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分别有哪些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学具,回答:它们各有几条边和几个角在使用尺子和三角板来测量边和角后,得出长方形的边和对角线有何特点,正方形的边又有何特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比较、总结的过程中会逐渐掌握这两种几何体的特征,总结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通过有层次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逐步结构化

所谓结构化过程,是指将数学研究对象按照其主要特征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与归纳,并概括出每种类别的独有特点,熟悉它们的个体属性,揭示出其中的共有特点,从而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由分散化到系统化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这一知识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在组织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应首先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活动达到心理的预期目标,也就是通过活动真正体验到“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的数学规律.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别拿出六根小木棒(火柴棒)摆成三角形,则最多能够摆成几个三角形,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内.接着让学生用七根小木棒摆三角形,并引导学生与前一次的结果进行比较,从中亲身感知余数的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对“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一规律形成充分的认知,可以让学生再用八根、九根、十根小木棒进行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时间及空间来确定要摆的根数,实现被除数的开放性.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学生自然会发现剩余的根数就是余数,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表格中的除数和余数进行比较,使之自主总结出“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的数学规律.实际上,这次探究活动通过细化的、定向的、分层的操作步骤,教会了学生应该怎么探究,该怎样利用已知的知识对未知知识进行开发,并随时做好相关记录.动手操作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思维紧密相连的手脑并用行为,儿童心理研究员指出: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只有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过程,才能使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终在概括、总结中拓展思维,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学习力度,精心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新课标要求,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