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对《管子》军事思想的继承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48 浏览:16796

《管子》一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的政治思想,内容丰富.除了政治谋略,其军事学说的成就不可忽略.《管子》中的《兵法》、《七法》、《地图》、《参患》、《制分》、《势》、《九变》、《小匡》、《霸言》、《小问》等篇中,阐述了军事方面的学说.其战争观、治军理论、国防建设、作战指导思想等方面皆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代政治家杜佑十分崇尚管子,全面继承《管子》的文化遗产,借鉴《管子》的政治思想,其中包括《管子》的军事思想.本文试探杜佑对于《管子》军事学说和军事思想的总结和继承,一方面进一步认识《管子》的军事学说的丰富内容,一方面进一步认识《管子》军事学说在唐代的历史影响.

一、杜佑著述《兵典》继承《管子》兵法

杜佑(公元735-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名门大族,官至宰相.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杜佑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完成《通典》,这部巨著汇集九个重大的问题,进行历史总结.其宗旨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明确表明这部著作是借鉴历史,资助政治.

《兵典》是《通典》九典之一,共15卷,总论军事、战争的宏观见解,纵观历史,罗列历代军事、国防之大势,吸收了历代的军事家的思想言论,其中关于管仲的军事思想继承尤多.《兵典》对《管子》中的《兵法》、《七法》、《地图》、《参患》、《制分》、《势》、《九变》、《小匡》、《霸言》、《小问》等篇广泛征引,同时对《管子》关于治国与治军的关系进行了重要的分析,对《管子》关于军事方面的战略与战术也有深刻总结,在揭示古代战争规律方面也留下了精辟的见解.试一一条述之.

二、《兵典》关于《管子》治兵思想的总结

《管子》学说,反对武力,又十分重视武力.《管子》认为,“兵虽强,不轻侮诸侯”(《八观》)兵为凶器,是战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穷兵黩武,经常发动战争,必使国力衰亡.所以《管子》提出“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法法》)但是《管子》又认为武力十分重要,“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管子立政》)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八观》)为了匡正天下、辅助王业、成就霸业,诸侯争雄称霸之世,必须施加军事手段,建置军队维护根本利益,故兵不可废.不仅不能废兵,而且必须深通用兵之道、作战之术.决定君主尊卑、国家安危的因素中,强大的军事力量最为关键,君卑国危是由于军事力量弱小的缘故.杜佑继承了《管子》这方面思想,尤其是当时的唐朝处于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蔑视;西部边境受扰于吐蕃、党项,频频告警;宫廷内部宦官专权乱政,诸种矛盾交织,国势每况愈下.杜佑痛切地感到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挽回颓势,重振朝纲,重点阐释传统的军事思想,提出“戎”是“国之大事”,“大刑用甲兵,而陈诸原野”,若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兵序》)一旦发现威胁统治的悖逆举动,坚决实施武力镇压,绝不能够犹豫.杜佑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即坚决果断镇压徐淮叛乱,虽然遭遇挫折,其坚持兵不可废的态度与思想卓然可见.

三、关于《管子》反对滥用武力的思想总结

《管子》明确肯定兵为国之要事,“治国之器三”:“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 (《八观》)但是,极为重视战争的正义性和治国的道义性.明确指出,养兵、用兵旨在诛暴禁乱,守国安民,而不是侵略别国,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管子》指出,好战无义之国,即使暂时胜利了,也是危险的,最终是要失败而危亡的.杜佑继承了《管子》的思想,非常强调战争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指出正义战争是必要的、必需的.相反,不义之战,是必须反对的.“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凭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此禁暴靖民之大略也.”(《叙兵》)同时严正告诫统治者穷兵黩武是亡国之道,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行师先在量力不可穷兵”《兵典四》.一味的依赖武力,迷信武力最终会扰民累民,破坏生产,丧失民心,危害统治.

四、关于《管子》“战略”、“战术”的思想总结

管子极为重视谋略、计策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谋略,以谋取胜,谋定后动.“谋得兵胜者霸”,“计数得,则有明也”,以谋略战胜敌人是用智慧胜敌保国的上策.所以“争强之国,必先争谋”.(《霸形》)在战术方面,管子主张以奇用兵,以实击虚,攻敌无备,欲东而西,变化无常,令敌不知所措,无法应付. “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搏景.无设无形焉,无不可以成也;无形无为焉,无不可以化也.此之谓道矣.若亡而存,若后而先,威不足以命之.”(《法法》)

杜佑则结合唐代社会的实际,把《管子》的军事战略思想用于御边御戎,提出“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实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兵序》).主张内外相制,不可外重内轻.不可王纲解纽,主权外分,以免造成“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庭势弱又如彼.(《兵序》).同时极为重视战术战法,设举了130余种军队将帅可能遇到的情况,用大量的篇幅,不厌其详地分析前人的成败得失,以说明指挥作战基本规律.《兵典七》论述了“佯败引退取之”、“伪称败怠敌取之”等七种具体的战术,颇为经典;《兵典八》针对避强击弱的战术,列举了“避敌”、“坚壁持久候隙破之”等13种战术,论述精到.


综上所述,杜佑通过研治《管子》,吸收了《管子》宝贵军事思想和理论,为唐代社会实践提供借鉴.《管子》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因为杜佑《兵典》的论述与总结,而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