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西医护理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49 浏览:55921

糖尿病(DM)中医病名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首见于《内经奇病论》)中医对糖尿病的病机和辩证分型至今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分型[1]:在中医文献中《证治准绳》及历代医家把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这种分型方法一直指导着临床治疗,渴而多饮者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者为下消(经为肾消).但临床相当一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查体或合并症时才发现,这样就延误了治疗时机,三消症状并不突出,经查体发现的糖尿病难以用三消辩证来指导临床,实践证明这种分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现代中医“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辩证理论所代替.根据阴阳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可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根据发病的主要病因分型:脾脏肺胃壅热型,脾气虚型,脾肾两虚型、脾虚瘀滞型.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学会标准协作组对150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分5型5期论治,即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证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