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治通鉴》中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533 浏览:8457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025-01

摘 要 :《资治通鉴》是宋朝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而成的史学著作,是我国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规模巨大,记载了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周显德六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的史书浩如烟海,皇帝不可能读完那么多的书籍,所以司马光将历史经验总结出来之后献给皇帝,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本文以其时间发展为主线,概括了古代政治道德发展理论依据,并据此探析我国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关 键 词 :资治通鉴,道德,仁治

1.古代封建道德合法性分析

《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如《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

秦以降,人类步入封建社会,将“天”作为道德合法性理论依据的方向没有改变.董仲舒论证道德合法性的方法论在于以“天人感应”为其神学目的论体系的核心.在“天”乃人类道德的起源这个方面,董仲舒的观点与先秦时期的观点无异.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1,这里所讲的“天”是自然界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这里所讲的“道”即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存在的基本依据.董仲舒在更高层次上强化了“天”的主宰意义,使得道德合法性在更高层次上能令人信服,从而为道德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以天为核心,通过人副天数、天谴等途径,强调了封建社会的道德合法性,提升了道德合法性的理论根据.

封建社会强调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即皇天后土,天子以天之子,统率四海之民,天下臣民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侍奉君主,进而形成了高度集权的集权制国家,在此体制下形成的政治道德机制必然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就成了封建政治道德的理论依据,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政”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政治道德体制核心思想.

2.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

2.1 和平时期的政治道德评价.

《资治通鉴》《周纪一》孔子系之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句话说君臣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这是提出古代政治道德规范机制最早的第一句话.礼教是孔子对于周朝的向往而终身试图恢复周礼的地位而潜心研究的心血之作.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菲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哉?”2注重礼教,名位和器物是一个人在政治上追求根本道德标准,任何事情都没办法改变其地位,所以士大夫以为君尽忠为最高荣誉,在和平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这个时期的政治道德评价机制的具体体现,他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3因此可以说三纲五常是不仅是社会道德的评价机制,也是士大夫进入皇权下,入仕为官的基本操守.


2.2 战乱时期的政治道德评价.

封建社会朝代更替频繁,战乱时期出现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在封建社会的政坛上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有许多因素.如汉高祖刘邦能够取得天下,并使汉家王朝持续四百多年,主要就是开国皇帝刘邦制定的一序列政治道德评价机制深入人心,士大夫衷心拥护.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需要借神的旨意,夸大自己的身世,是奉上天的旨意来拯救万民,贵为天子.其次,选用有能之士,再次,乱世用重典,严于律己,赏罚分明,使百姓归附.《资治通鉴》中许多历史都是记述君王暴政,农民起义,官场吏治昏聩,宦官权臣当道.忧国忧民之臣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改朝换代就是必不可少的.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全国大局.在战乱时期的政治道德评价即得民心者得天下.说是得民心其实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态度倾向,最终还是回到了儒家思想牢笼下,因此,顺天意得民心是战乱时期道德评价机制的核心内容.

三纲五常和礼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3.宗法性和政治化的道德规范

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形式被保留下来,并发展为宗法等级关系和宗法等级秩序.后来,它又与封建专制主义相结合,一直存在于封建社会之中儒家所说的“人伦”,儒家提出了 “孝”、“忠” 等一套道德规范.“孝”作为“仁之实”,是子对父和祖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大,是臣对君的行为准则.“孝”和“忠”是宗法等级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关系的反映,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宗法性特点,并由此决定了道德政治化的特点.儒家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修身”并践履宗法道德,从而把道德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所谓“三纲”既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又是最高的政治原则,甚至赋予道德以法律的权威.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就是以三纲五常为基础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序列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