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治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51 浏览:34189

【摘 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 键 词 】主体性;思维碰撞;目标转化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去设计合理的教学,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传统的目标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理解等掌握等”等,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问题还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二是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掌握结构化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获取的往往是分散的、缺乏联系的、无序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必须从结构上把握并去解决.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搞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将知识重新编码、排序,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由无序到系统.这样,学生懂得了知识的基本结构,不但能较容易理解整个内容,而且有助于记忆、掌握,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本堂课最为核心的东西教给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杜琴.中学政治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白志平.中学政治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