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反讽的流行音乐

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38 浏览:92287

导读:欧美流行音乐评论界眼下最流行的一句感慨是:20世纪60年代的热门歌曲排行榜上排满了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的“纯粹”艺术家,如今我们却淹没在一批没有独创能力的人造演唱组合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看法未免显得过于怀旧,而且多少有些夸张.因为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作为整体而论的西方音乐,事实上它们的轮回历史都搀杂了一定的借鉴、抄袭乃至自我重复的成分.比尔怀曼(BillWyman)曾经这样哀叹爬满了排行榜的青春组合:“这些男孩和女孩不是真正的音乐家,他们不过是被人从路边发现的漂亮年轻人.他们根本不会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比尔怀曼是“滚石”乐队的贝司手,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们的乐队本身就演唱过多首别人创作的歌曲.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乐风气与怀曼所在的时代截然不同之处在于:“非原创”不仅随处可见,而且成为被普通听众欢迎的做法.距今35年以前,“Monkees”竭尽全力让音乐界的学院派认可他们的确堪称“纯粹的”演唱组合,如今以“HearSay”为代表的新锐组合却毫不掩饰自己的“人造”成分.流行音乐为什么在丧失自己的新鲜感与原创力?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的理由似乎有三个.首先,全球唱片业正在逐渐变成一种只由越来越少的几家大公司垄断的行业,他们以“获取利润”为由,减少唱片中的创造性因素.其次,坦白地讲,我们正在面临旋律匮乏.一首上得了场面的流行歌曲需要一段容易记忆的基本旋律,这也就意味着简洁的曲调以及基于4/4拍的一系列曲调变化.在人类音乐发展几十个世纪后,这种说法或许并不显得过分:所有动听的旋律几乎都已经被用过了,所谓的新创旋律不过是从剩余的曲调库中刮出的一点残渣.第三个理由实际上是流行音乐界针对上述情况找到的一条出路:数码采样的发展使乐曲重组或混成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而这种手法也在普通听众那里获得了普遍欢迎.

“TheSugarHillGang”1979年的rap专辑《RappersDelight》经常被评论界视作原创流行歌曲终结的标志.而带给它这一名声的是其中一首只是在反复吟唱Chic的《GoodTimes》的歌曲.《RappersDelight》预示了后来在hip-hop乃至舞曲音乐中常用的手法.一首歌曲以前或许既有一名歌手又有一个主题,但现在这两者已经混为一体.从1979年的“TheSugarHillGang”到2001年的“Eminem”,他们都不过是在絮叨自己准备如何絮叨.

近日欧美流行乐坛上新出现的三个组合能使我们进一步看清流行音乐已经在何等程度上被模仿乃至反讽所占据.第一支组合是“Gorillaz”,与“Blur”组合相关的戴蒙阿尔班(DamonAlbarn)创造的新“宠物”;第二支组合就是“HearSay”,他们由热门电视连续剧《流行明星(Popstar)》派生出来;第三支组合叫“NearSay”,他们起这个名字据说是为了向“HearSay”致敬.

“HearSay”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们甚至从未想成为一个有创造才能的组合.听众喜欢听他们演唱保罗西蒙(PaulSimon)的《忧愁河上的金桥》或是“TheMamasandthePapas”的《星期一,星期一》,因为这会让听众回想起电视剧里那些感伤的场面.换而言之,“HearSay”站在那里的叙述远比他们的音乐更重要.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Gorillaz”采取了一种不断强调自己的策略.阿尔班和他的同事特意为这三个人创造了对应的三个卡通形象,并赋予他们各自煞有其事的“个性”与“经历”.当“Gorillaz”在他们的卡通对应物的陪伴下首次登台演唱时,这看起来更象是对目前整个流行音乐界的“人造”趋势的反讽.

如果说“HearSay”代表了今日音乐产业的智慧的衰退、“Gorillaz”对这一产业艺术上的荒芜表示了不满,那么“NearSay”就是用反讽掩饰了当代文化难以摆脱的懒惰.当“致敬”这种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出现时,它表示的是对某个富有才能的乐队的敬意;但是当这种说法不过是用在一个“人造”组合对另一个“人造”组合的羡慕时,我们看到流行音乐已经迷失在镶满镜子的大厅里.在这种状况下,即便我们需要承认现在对“纯粹”的追求多少显得有些老套、怀旧,但似乎更需要承认的是流行音乐已经落到了这样一代愤世嫉俗的家伙手中:对于他们来说,无尽的反讽早已取代了原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