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舞蹈的地域性音乐风格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68 浏览:93454

摘 要:维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重要财富.在祖国民族艺术的大花园里,它如一朵娇艳的玫瑰,热情似火,骄傲的展现着自己优美的身段.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了维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特征.

关 键 词:维族舞蹈;地域性;音乐风格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类型

1.自娱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在重大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像这类以娱乐为目的舞蹈,旨在表达欢快之情,而不是以演出或礼教等为目的的舞蹈,叫做自娱性的舞蹈.自娱性民间舞蹈的特点:其一、它在各个民族中广泛存在;其二:各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由民众广泛参与.“赛乃姆”――在当地民众中流行最为普遍的一种舞蹈.“赛乃姆”在维吾尔族语言中是“美好”的意思,有女神、偶像等语意.在音乐中是把多首歌曲连缀而成的歌舞音乐.“多郎舞”一般难度较大,广泛流传于塔里木盆地西沿、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一带,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2.礼俗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本身就是“联合、协助”之义,由于地处祖国的西北疆,她处于一个复杂的宗教信仰氛围中.这个区域向北信奉萨满教,向西盛行印度教、佛教,周围还受波斯的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的影响.维吾尔族人信奉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原始的萨满舞是一种巫舞,与萨满跳神活动有关,后来的演化过程中,加入大量西域舞蹈,才演化成目前极具观赏价值的舞蹈.

3.表演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族著名舞蹈家康巴尔汗,她是现代维吾尔族舞蹈的集大成者.她把自然状态下的维吾尔族舞蹈加工提炼,成为精美的舞台艺术,提升了新疆舞的艺术价值.像著名的《盘子舞》、《林帕特》等艺术奇葩都是她成功的杰作.她在维族舞蹈的自由奔放与古典芭蕾端庄高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音乐与舞蹈之间找到融合点,使音乐、舞蹈、舞姿达到美的意境,轻盈流畅,又潇洒俊逸,使感情表达自然流畅.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地域文化特点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是古代欧亚大陆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必经之地,由于这种特殊地理位置,新疆自古就溶汇于各地的多种文化,吸取了其精华.除中原文化外,还有中亚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和匈奴、鲜卑西侵带入的萨满文化.这些不同地域舞蹈的风格特点的形成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例如哈密、吐鲁番地区因为靠近河西走廊,音乐会带着甘肃的秦腔味.喀什,阿克苏地区因为人们大多住在戈壁,很少与外面的人接触,偶尔来客人会很高兴,在他们的舞蹈中表现出了热情奔放,和大气的感觉;库尔勒地区历来是经过南疆的必经之路,这样的地理环境反映在舞蹈中则体现出稳重、富有内涵的特点.从具体的舞蹈动作上来讲,比如库尔勒赛乃姆就比较重内在的感觉,对话式的交流比较多,动作幅度不大比较稳.在库尔勒赛乃姆中男性的动作风格十分沉稳,高低分明,身体下沉的动作很明显;而女性的舞蹈肩部晃动多,在舞蹈的表演当中经常出现抓袖子的动作;哈密赛乃姆中脚后跟用得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表演时多用5/8节奏;和田赛乃姆的风格比较稳.伊犁乃姆在动作上比喀什赛乃姆更大气和洋气,我们在舞台上大多用的都是伊犁的手形和舞姿;而喀什赛乃姆随意性比较大,手可以随意摆动.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1.节奏特点.新疆舞中的伴奏音乐节奏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强拍弱化、弱拍强化.通过附点、切分音等打破原本中规中矩的节奏,以突出民族风韵,如在舞蹈中运用很多的绕腕、三步一抬等动作,都是在弱拍做的.在新疆舞中,音乐的节奏与舞蹈的力度、快慢、幅度大小等因素配合默契,形成独特的风格.以赛乃姆节奏为例,此种节奏的特点是切分音与附点的运用,在“滑冲步”中多见,脚步向斜前方迈开并配合上手摊开配合打破平稳节奏后的“强拍(强位)”,右脚跟进、轻点转身来配合弱拍(弱位).舞蹈的呼吸、情感与节奏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

2.动律特点.动律相当于音乐中的“乐节”,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在音乐中贯穿始终,富有典型性.所谓舞蹈的动律,也不是舞蹈中的段落,而是舞蹈中构成舞蹈形象的最小、最核心的动作组合.“微颤”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常见于在舞蹈中连续性的微颤和动作变换之前瞬间的微颤.舞蹈中连续的微颤多用于平稳的节奏中,如中老年舞蹈中,它使舞蹈动作点线结合、柔和细腻;变换动作之前的微颤是动作衔接灵活、自然,如多郎舞中的“奇克多曼”中有明显的运用.

3.舞姿造型特点.维吾尔族的舞蹈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环节,上从头、肩、腰,下到腿膝、脚,再到手腕、甚至手指等各个部位运用都很灵活,眼神要求灵活,善于运用各种装饰性动作,例如打响指、移颈、翻腕这些典型的维族舞蹈动作.舞蹈家康巴尔汗把维吾尔族舞蹈推向规范化,并确定了舞姿造型的基本特征:昂首、挺胸、立腰,这三点基本特征贯穿舞蹈始末,使动作繁复的维族舞蹈自成一体,细腻而不琐碎.这些造型特点综合起来,造就了维族舞既蹈热情活泼,又沉稳细腻的风格.

4.技巧特点.维族舞蹈继承了西域舞蹈舞姿轻盈、腰部柔软的特点.腰功中运用最常见的是侧闪腰,另外,还有快速的软腰和慢速的控腰都别具特色.维族舞蹈多以快速旋转推向,旋转要求快速并不断变化舞姿造型,并且在快速的旋转中戛然而止,是一项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旋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舞蹈,要求启动“快而强劲”,停止要“骤然而稳健”.

维族舞蹈中的移颈配合眼神的动作技巧风趣,是维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舞蹈富有强烈的律动感,在舞蹈中配合打响指,更为舞蹈增加了风趣活泼的特点.

四、维族舞蹈技巧中的旋转

维族舞蹈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舞蹈使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富有动感,如上挑的眉毛,灵活的手腕,微颤的双膝,轻耸的肩膀,移动自由的脖颈等.而旋转在舞蹈中强化了这种动感,升华了舞蹈的艺术魅力.在维族舞蹈中的旋转形式多种多样,有流动的快速平转、各种舞姿转、夏克转、流动中的下旁腰立转、快速跪立转、旋转闪腰、单步跳转等.如《摘葡萄》中以快速的旋转来突出收获后的喜悦,轻快急促的鼓点恰恰迎合了舞蹈的情绪,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那是收获的姑娘的欢乐的情不自禁的流露.由于旋转具有技术性和优美的形式,所以动作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维族舞蹈中只要有“跪”的技巧出现,就多用“转”来衔接,两个动作交替使用,讲究“转”的快速完成和跪步造型的停顿,从中体现了维族舞蹈旋转中戛然而止的风格特点.像这种快速、短促、有力的旋转在维族舞中最常见.它所表现出的是持续的兴奋状态.在旋转的舞姿方面最能体现维族舞蹈特点的是旋转闪腰,它是最常用的姿态,它的特点是在起动时略用闪腰摆开辫子,使在转动中的辫子随风飘洒,而转时多用胸腰和后侧腰,每当结束转以前都向上挑胸闪腰,形成回旋迎风的动感特点,而结束前的动感风格最为鲜明.

综上所述,可见旋转是维族舞中表现力最强、最有特色的动作,正是独特的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使维族舞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可以当之无愧地被授予“旋转的舞蹈”的别称.

【参考文献】

[1]周菁保.新疆舞蹈的溯源[J].舞蹈艺术,1983

[2]刘学杰.乐舞新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01)

[3]李才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2)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