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群众性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26 浏览:43954

【关 键 词】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群众性

群众性语言是指规范化了的群众的口头语,它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活泼等特点.无论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用群众的语言来写作是它们的共同要求.但是,报纸杂志的传播媒介是文字,人们可以反复阅读,广播电视传播的声音一瞬即逝、不易保留,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的、清晰的、口语化的.因此,使用群众的语言对广播、电视新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群众语言所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活泼等特点,表现在用词、造句、修辞等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和驾驭群众语言.

一、用词.

1、尽量选用口头词.

就词汇而言,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些词,有的常用在口头上,有的则用在书面上.广播、电视新闻是为耳朵而写的,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书面词汇.群众口头语中具有生活气息的词汇应优先选用,而常用在书面上,但群众也能听得懂的词汇应控制使用.如我们应优先使用“吃饭”,控制使用“用餐”,优先使用“喝酒”,控制使用“饮酒”,优先使用“难受”,控制使用“痛苦”,优先使用“今天”,控制使用“本日”,优先使用“走路”,控制使用“步行”等那些的较为冷僻的书面词汇应避免使用,如“商榷”,“边陲”,“囹圄”,“耄耋”,“蜚声”,“觊觎”等等.

另外,群众的口语中还含有的方言词,如果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方言词语,不仅能精确地表达意思,还能使语言带上乡土气息,更加亲切动人.如:“目前,村庄周围的200亩‘鸡嘴田’重新披上了绿装.”“鸡嘴田”指的是靠近村庄容易被鸡、羊、牛等牲畜糟蹋的田地,用在这里非常简炼、贴切、自然.又如:“种植杞柳,比种庄稼省事、省力、易于管理,就像种‘懒汉田’一样.”“懒汉田”这个方言词用在这里活泼风趣,衬托出了种植杞柳的简单和容易.和台、省台比较起来,县级台具有可以灵活使用本地方言的优势.当然,一些太冷僻、太粗俗的方言不宜用.

2、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

如果一个双音节词和一个单音节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具有同样的语能,为了让听众听得清楚,应该优先选用双音节词.比如“可”、“能”、“已”、“将”等等,这种词只有一个字,说起来声音短促,听起来可能一滑而过,表达的意思也没有双音节词清楚,所以收听的效果不佳.人们在交谈时,用得更多的是“可以”、“能够”、“已经”、“将要”等双音节词.在写广播新闻时,应学习、借鉴这种口语中的经验.


3、防止同音词造成误听误解.

人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时候,若是不了解特定的语言环境,注意力又不够集中,同音的字、词就很容易造成误听误解.比如把“产品全部合格”听成“产品全不合格”,把“坚固”听成“兼顾”,把“期中考试”听成“期终考试”等等.哪怕是一处的误听误解,也会影响对整篇新闻的理解.为听众着想,记者应该在写完一篇新闻,最好先读给自己听听,把容易造成误解的地方及时纠正过来.

二、造句.

1、少用长句.

句子只有短小、浅显,才能适应大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收听、收视状态,具有广泛、持久的吸引力.正如西方一位新闻研究者所说:“银行总经理不会因为报道是用基本词汇、基本句子写的而被弄得心烦意乱,相反,那些处在半收听状态中的理解能力不强的听众将会由于你写得复杂而被完全弄糊涂.”

短句子由于字数少、形体短、结构简单,读起来显得简洁明快、干脆利落、语气活泼.怎样把复杂的长句改变为短句呢

压缩.我们知道,状语和定语都是句子的附加成分,这些成分一多,句子必然就长.长句子一口气读下来很吃力,耳朵听起来也很费劲,所以,要把长句子压缩成短句子,就应该尽量删除那些可有可无的状语和定语.如:“小梁乡政府在认真研究和深思熟虑后决定立即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可改为“小梁乡政府决定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又如:“泗县二中发生了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变化”,可改为“泗县二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利用代词来指称,把长句一分为几.例如:“泗县化肥厂出现了职工经济困难有人关怀,家务繁忙有人帮忙,老弱病残有人照顾,搬迁房屋有人帮助,恋爱婚姻有人操心,家庭邻里纠纷有人调解的新气象.”这句“新气象”上的定语太长,可以化长为短.可改为:“泗县化肥厂出现了这些新的气象:职工经济困难有人关怀,家务繁忙有人帮忙,老弱病残有人照顾,搬迁房屋有人帮助,恋爱婚姻有人操心,家庭邻里纠纷也有人调解.”

重复一些词语,把长句化为排比句.例如:“创办民营学校,可以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这段话谓语部分很长,读起来很费劲,可改为“创办民营学校,可以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办民营学校,可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创办民营学校,还可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2、少用倒装句.

为了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书面语中经常要用到倒装句.但由于广播、电视的播出是线性播出,具有不可回复性,所以要尽量少用倒装句.如:“张老汉走回家去,没精打采的.”在广播、电视新闻稿中,一般要恢复为正常的语序,即“张老汉没精打采的走回家去.”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引语等非引语”的表达方式,出处后置的处理方法即使非用不可也要十分慎重.如:“‘王技术员给我们送来了药品,又教会了我们打药的方法,他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哪!’张老汉感慨地说.”这句话应该改成:“张老汉感慨地说:‘王技术员给我们送来了药品,又教会了我们打药的方法,他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哪!’”

3、尽量用主动式动词.

多用主动式动词,因为它们更强有力.例如,与其写“他被老师命令走上讲台”,不如写“教师命令他走上讲台”.另外,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还要尽量少用使动句式.例如“头痛使我无法起床”,可以改为“因为头痛,我无法起床”.

三、修辞手法的使用.

1、比喻.

如:“满地的棉花像雪一样白”,“满树的石榴花像火一样红”等等,广播、电视新闻中运用这样的比喻就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他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人深入理解抽象的东西.

2、对比.

如在一篇广播新闻稿中有这样一段:“张家写来优质新麦种,李家用的是自家选留的老品种,张家按新方法,每亩只播了二十斤,李家按老规矩,每亩播了四十斤等”这样的对比不仅使语言色彩鲜明,还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3、设问.

如“从1997年到2001年短短五年时间里,银燕制衣厂的固定资产由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上交利税也由19万元增加到80万元,这个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它的秘决是什么呢”提问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启发受众的思考,使这条新闻起波澜,有变化.

4、排比.

如:“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是刘圩镇的第一人,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受尽了人们的冷眼与嘲讽,植树种草不种粮,付洪涛一家如何生活呢”这段话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中“植树种草”与“不种粮”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很有气势.

有些辞格,如谐音、仿词、反语、婉曲等,在文学作品中用得较多,在群众的口头语中偶尔也能用到,但这些辞格或含蓄委婉,或借助标点符号,或音同字不同,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应避免使用.

用群众的语言写广播、电视新闻是广电传媒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受众必然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从用词、造句、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各个方面去学习群众的语言,并真正运用到写作中去,才能真正写出令听众满意的思想和语言俱佳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泗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