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贵州先行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02 浏览:69437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的兴起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政治的兴起、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文化的繁荣四个方面.国家一直高度关注与重视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贵州也一直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先行者的贵州,于2014年春季学期在全省部分学校开始试用涵盖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的首套《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标志着贵州正在成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先行者,在繁荣生态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内生要求――教育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系统构成了生态文明,意识文明与行为文明是普通公众可操作、可实践的层面.省长陈敏尔在贵州省十二届省人大第一次会议、十一届省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生态文明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这就是要在普通公众当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要实现这一点,有必要在全省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体人民的自觉行为.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具备生态道德、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实践能力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既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发展的导向与要求.学校是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主阵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学校承载着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贵州省环境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部2003年曾颁布《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但贵州环境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形势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贵州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需求.因此,进一步深化对环境教育内涵的认识,将环境教育提升和拓展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开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成为贵州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

立足现在――做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先行者

2013年,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贵州省教育厅、四川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四方通力合作,组织课程研发小组,开发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高中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该套教材于2014年春季学期在全省部分学校试用.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提出要“贯彻实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紧密结合,采取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权限,使每一个层面都有空间来决定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证明环境教育属于强制教育范畴.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入,“环境教育”应发展、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首席专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玲领衔编写,将“环境教育”提升和拓展到“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层次,是第一套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编写的青少年读本,是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具体体现,旨在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目标,培养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

在总的宗旨上,主要承接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内容更新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作为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做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宣传者、参与者、促进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忠诚实践者和模范示范者;教育学生获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培育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编写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生态科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会和谐共处;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视生物多样化,尊重文化多样化;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态文明的决策和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在编写原则上,首先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已有的学校教育内容体系中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组织上,既做好内容的纵向组织,即按教育各个阶段和各个年级的顺序形成一个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独立的由浅入深的完整有机序列,同时又做好内容的横向组织,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和其他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结合和平衡,从而避免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增加而形成教育内容的冗长与重复.

在具体内容构成上,主要包括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教育四大部分.其中,特别强调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生态现状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对我国、对贵州的生态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利于激发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二是生态平等观念教育,有利于把平等的外延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在学生群体当中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念;三是生态消费观念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念,要求消费的方式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适合,形成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在编排上,在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与框架下来编写;在理念与目标、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融入等方面积极创新;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所以力求突出贵州本地特色;尽量多地借鉴与体现国际经验以及中国、贵州与国际的合作;突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动手等学习过程,形成对生态文明的正确认识和情感体验,彰显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贵州在全国率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理论总结,贵州在全国率先;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贵州也率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的编写和推广使用,将促进我省率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作者系贵州人民出版社总编办副主任责任编辑/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