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一年“闪辞”成疾谁之过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09 浏览:21963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从初中开始教育儿子要大胆冒尖

1987年11月,邢亦明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父亲邢逸林是市政府的普通公务员,母亲裴茹宁是沈阳第一制药厂的技术员.1994年,邢亦明进入小学,望子成龙心切的邢逸林夫妇,对他的学习教育抓得很紧.

2000年夏,邢亦明升入初中.9月初的一天,他放学回家后,向父母讲起班里竞选班长的情况:“他们那么吹嘘自己,我都替他们脸红!”邢逸林问儿子:“最后是你当选了,还是勇于表现的同学当选了?”邢亦明低着头说道:“那当然是自吹自擂的当选了.我没敢报名,也觉得和他们那样争没意思.”

那一刻,邢逸林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妻子多年来只关心儿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对他的竞争教育.他想到自己直到45岁了还只是个小公务员,就是因为自己缺乏竞争意识造成的.于是,邢逸林和妻子商量要转变对儿子的教育观念,让儿子懂得大胆参与竞争的重要性.

不久,学校要在新生中成立一个课余数学加强班,不仅要看入学的数学考试成绩,还要看小学时的获奖情况.邢亦明回家后不屑地讲:“我们班的张海和李刚,背了一大包证书,连幼儿园时的获奖证书都有!”看着儿子如此不屑的神情,邢逸林反问:“张海和李刚进数学加强班了吗?你呢?”邢亦明低下头:“他俩都进了,我没进!”

第二天早晨,邢逸林背了一大包儿子小学时在各种竞赛中的获奖证书交给了老师.晚上,他开导儿子:“李刚和张海不是炫耀,是显示实力.现在是选择和竞争的时代,不能安常处顺随波逐流.爸爸拿着你的一大包获奖证书,你就进了数学加强班.进那个班可是你梦寐以求的.为了实现理想,你就得勇于拼搏敢于争先!”邢亦明听得一脸茫然.

此后的6年间,邢逸林夫妇想尽办法强化对儿子的选择与竞争意识教育.

2006年夏,邢亦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商自动化管理专业.入校后,邢亦明参加了一个文学社,但仅仅一个月后,他便脱离文学社,通过竞选当上了校报记者.邢亦明把“战果”告诉父母,邢逸林夫妇非常高兴,认为他们的竞争意识教育终于见了成效.半年后,邢亦明辞掉校报记者,全力竞争校广播站播音员,并再次如愿成为胜利者.父母得知后,又是对他一番赞扬.

就这样,大学4年,邢亦明在父母的鼓励下“跳槽”16次,仅大四这一年,他就“跳槽”7次.每次他都满怀自信全力争取,动机都是为未来发展锻炼才干.

儿子大学毕业半年“抛弃”13个单位,父亲支持儿子“闪辞”另觅高枝

2010年6月中旬,拿到大学的邢亦明,马上从上海赶到广州,去应聘一家大型机电设备制造公司的自动化管理工程师一职,并如愿被当场录用.得知儿子第一次应聘就马到成功,邢逸林和妻子喜上眉梢,在里鼓励儿子:“好样的,凭你的才干肯定会受到赏识!”

不料,3天后邢亦明就闪电般辞职了,理由是领导大材小用.原来,公司安排邢亦明在3个月试用期内,要在6个具体工作岗位各工作半个月,熟悉每个岗位的具体操作.邢亦明当时就急了:“我是来当工程师的,竟让我干3个月工人的活!这不是资源浪费吗?你们太过分了!”

部门主任非常吃惊,因为这种试用方法在公司已运行多年,就是清华、北大毕业的硕士、博士生也不例外,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竟如此狂妄.这个部门主任当即接受邢亦明的辞职,并扔下一句话:“你这个样子,不可能找到工作,可能连工人的工作都找不到!”

这时的邢亦明并不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反倒对父母抱怨说:“他们这是在侮辱人,不是几个月的问题.再说,就那点操作规程和技术,我有半个月就能弄明白,还用向操作工人学习?我是来管理他们的!”

接完这个,邢亦明的母亲裴茹宁忧心忡忡,但父亲邢逸林却非常乐观,他相信儿子的实力并欣赏儿子的作为.当晚,邢逸林又打通了儿子的:“爸爸支持你,一定要找个让自己满意,能大展才华的公司工作!”

此后的1个月内,邢亦明应聘成功4次,却都是工作不满1周就“闪辞”,理由都是对方没把他当人才对待.

2010年7月下旬,邢亦明终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公司,成为广州一家大型外资化工集团公司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分析师.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拿出了一份洋洋5万字的工作报告.不过,自动化管理中心的主任和总工程师却不认可他的报告.邢亦明不甘心,把报告直接呈给总经理.

第二天,报告回到了邢亦明的办公桌上,总经理的批示是:“年轻人想法大胆新颖,精神可嘉.不过,所有构想无异于空中楼阁,不具有可行性.建议你多学习、多请教、多了解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多做些具体细致的工作等”未看完批示,邢亦明立即写了辞职书.

到2010年年底,半年多的时间,邢亦明在广州、杭州、南京等地“闪辞”达13次.每一次,父亲邢逸林都支持儿子的“闪辞”行动.

跳槽24个单位后第一次遇挫,自认是“蛟龙”患了精神分裂症

2011年1月初,邢亦明转战北京找工作,很快被北京一家著名计算机集团公司录用,成为市场开发部的市场调研员,试用期仍是3个月.公司安排邢亦明在试用期内跟一位年近四十的老调研员荀健实习,试用期结束还要再给荀健做1年的助手.

这样的工作安排,要是在过去,邢亦明早就甩手不干了.可这一回他来到北京后,母亲在里哀求他不要再跳槽了,他不想惹母亲伤心难过,只好隐忍留了下来.不过,他仍想尽快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

跟随荀健一周,邢亦明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开发的基本情况.又过了一周,他写了一份近2万字的市场分析报告,交给市场开发部杜经理.杜经理连看都没看:“你以为这是在学校空谈呢.就算是荀健这样最优秀的资深调研员,3个月做一个市场调研,已经是非常艰难了.你初来乍到还没入门呢,仅用半个月完成一个调研报告,可想而知,你报告中的数据根本经不起推敲.”

挨了批评的邢亦明,又一次选择直接找集团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看过报告后,亲自找邢亦明谈话:“你的市场调研报告只是你头脑中的想法,与真实的市场无关.我抽出时间找你谈,就是不想看你这样聪明上进的年轻人走弯路.”

邢亦明虽然不认可总经理的批评,可总经理亲自找他谈话,让他觉得非常有面子.不过,他仍是暗自下了决心:我就是要在半个月内再拿出一个调研报告,让总经理明白,过去市场调研部的人都是庸才,并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邢亦明不跟着荀健实习了,而是自己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查看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2011年1月底,他又拿出一个市场调研报告直接送交总经理.这次总经理不客气了,在报告上批示:“仍是与现实市场无关的一份报告.小伙子,要想在本集团工作,请听从杜经理的安排,跟着优秀市场调研员荀健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实习.”


毫无例外,邢亦明又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这时已临近春节,裴茹宁给儿子打,让他回家过年.裴茹宁想和儿子坐下来好好谈谈,她真担心儿子把前程毁了.

2011年2月初,邢亦明回到沈阳.他一见到父母就生气地说:“那些大企业的领导,也是徒有虚名,根本就不识才也不会用才.”

裴茹宁耐心地告诫儿子,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人才压制人才,是可能的.可那么多全国著名的大集团、大公司都不重视人才,那肯定不是真实的.是你自己的认知出了偏差.

邢逸林虽然仍不愿意承认儿子眼高手低这个事实,可他也不敢再拿儿子的前程冒险了.于是,他也附和着妻子劝说儿子,让儿子踏实一点.但邢亦明拒绝听从父母的劝说,板着脸对父母说:“借我2万元,我再闯荡半年,就不信这么大的中国没有我的用武之地.”

在父母苦苦哀求下,邢亦明才勉强在家里陪父母过年.过了正月初七,他就飞往上海.

从2011年2月中旬到5月中旬,3个月的时间,邢亦明在上海又跳槽10次!

2011年5月中旬,邢亦明到上海一家大型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聘.主考人员拿着他的简历表问他大学毕业1年了都干了些什么,为什么没有注明?邢亦明像打了兴奋剂似的,大讲他24次跳槽的“辉煌”经历.主考人冷冷地打断他:“我们公司的水太浅,养不起你这样的蛟龙.请自便吧!”

这是邢亦明大学毕业求职以来第一次没被录用,而此前的一年间他已“闪辞”24次.不过,他的情绪却异常亢奋:“我是蛟龙,不是小鱼小虾!”当听到儿子在里大讲特讲蛟龙时,邢逸林夫妇都被吓坏了.他们要马上去上海把儿子找回来,可被儿子坚决拒绝了.邢逸林和妻子赶紧飞到上海找儿子,但儿子手机已停机.在上海找了半个月,他们没找到儿子,只好无奈地回到沈阳.

2011年6月中旬,邢逸林接到上海救助管理站的,得知儿子邢亦明已疯疯癫癫.他和妻子裴茹宁立即赶赴上海把儿子接回家,而儿子却叫喊:“我是蛟龙,你们养得起我吗等”

邢亦明因患精神分裂症被送进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邢逸林后悔得以头撞墙:“都是我的竞争教育害了儿子,我是罪人等”

2011年8月中旬,邢亦明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不过,医生说,要想彻底康复,还得进行系统的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乐观估计至少还得一至两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