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单缩水拷问金融市场的诚信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13 浏览:12745

一份本金为1000元的银行保值储蓄业务,24年后收益率超100倍,能兑现吗?24年前,丹江口70多名储户按照银行的承诺了此项业务,今年,存单终于到期了,可惜他们的高额利息却成了黄粱一梦.盛忠奎夫妻当年存了2000元,如今本息应得22万,却缩水为8400元.

当年满心欢喜将钱存入银行,本指望24年后能有一笔丰厚的收入,不曾想银行的承诺却化为泡影.这些储户当年在该项业务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怀疑国有银行的信用问题吧?当年2000多元可以写一个商铺,凭借着对银行的信任,储户才敢这项长达24年的业务.当22万元缩水为8400元,银行信用何在?难怪有网友称,“如果银行不讲信用,比强盗还可怕.”

讲信用、守契约,这是银行的生存之本.当银行和储户签下这一协议时,合同就已生效,双方必须履行合同关系.具体在这起“存单缩水”事件中,虽然当时有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有关“各专业银行、邮电局如有开办‘存款一千元,存二十四年后收益额为十一万元’保值储蓄业务的,从文到之日起立即停办”的文件规定,但是丹江口这家国有银行并没有停止这项业务.而且,当银行发现所办业务与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相悖时,必须要主动及时通知储户,而不是等到24年后储款到期时再告知储户.银行首先破坏了契约精神,其次还涉嫌渎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


从这起存单缩水事件中也不难看出,金融市场也存在混乱.当年为了吸收储蓄,不计后果开出高额利息,现在却由储户来承担损失,这是银行不讲信用的表现.一个没有信用的金融市场,对储户来说,绝对是不安全的.

作为普通消费者,诚信是我们选择金融机构的首要标准.正因如此,金融机构必须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价值体系,树立稳健自律、审慎安全等正确的金融理念,增强参与主体的诚信意识,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成其久远.”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维系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当金融业日益广泛地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步增强时,金融体系的诚信问题不可小觑.

回头再看丹江口发生的这起存单缩水事件,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涉及保值储蓄业务的不止一家银行,也不只是个别储户,应该是一个群体.现如今已经到了集中兑现的时间,如何保障储户利益,银行不能凭借自己强势的地位欺凌储户,银行主管部门也必须拿出相应的对策维护储户的权益.既然责任不在储户,国有银行就应当拿出承担损失的勇气,以维护金融业的信用.当以诚信为立身之本的银行都不可信,老百姓还能够相信什么?

加强金融业的诚信建设,不妨从妥善处理丹江口这起“存单缩水”事件做起.22万到8400元的损失,无论如何不能让储户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