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854 浏览:94501

[摘 要]创业能力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创造能力,其目的在于自我生存或者寻找机会将科技或市场创意转化为生产力.虽然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并且课程和师资问题突出,必须从明确其培养目标以及内容和关键问题着手解决.

[关 键 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工商管理;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78-04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我国开办已有17年的历史,但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其与MBA以及工商管理专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分并不明显,都是定位于培养“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而现阶段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时主要流向怎么写作业,其次为制造业以及自主创业,就业时大部分人需要从一线员工做起.同时现行工商管理本科生教育在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上都重管理技能的培养,而国外商学院对工商管理本科生的教育更重视创新与创业能力和商业的培养,对其企业管理技能要求则一般.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成功的创业教育,美国通过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对美国的经济腾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一支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队伍,工商管理本科生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主体,在创业能力的获得上由于其专业课程原因比其它专业更有优势,在强调工商管理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背景下,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必然选择.

本文从分析工商管理本科创业能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结合教育部在2012年8月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试图建立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改革的理论框架,以期对工商管理本科创业教育进行质变性的探索.

一、创业能力内涵

有学者认为创业能力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斯腾伯格则认为创业能力属于认知活动和情感意志活动相统一的范畴,是情感智力、意志智力和认知智力的有机融合,是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的整合结晶,其本质上是一种成功智力.杨伦超则特别研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认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文化和科学意义上的“知识”、“技术”外,更多地体现在对“创业”本身的认识及对企业营运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了解,其次是态度和心理因素,这是大学生从事创业之前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实际上,学者们对创业能力内涵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创造能力,其目的在于自我生存或者寻找机会将市场或技术创意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国家教育部还没有单设创业专业,现在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上是依托专业进行的,从而使创业类课程变成学科知识的有机内容.

二、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内容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创业课程内容有相当比例的重合,虽然实施上更具有便捷性,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创业能力培养结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创业教育在各高校还未普及,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工商管理专业下开设创业类课程模块或者一两门创业课程,对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与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培养模式.受传统的雇佣教育理念影响,工商管理本科创业能力培养与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创业学生还缺乏充足的企业家精神.

(二)创业教育中的课程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尚不成熟.创业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创业过程,是一个企业从初创到经营的一系列活动,而传统的工商管理课程内容,基本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展开的,更适合已经成熟的公司而非创业型公司;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明显,在专业课程中重复内容较多,但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各扫门前雪”,不会主动与同事合作开发内容整合性高的课题,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创业所需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2教材问题.大部分创业教育类的课程内容照搬国外课程内容,特别是案例与操作模式脱离中国实际,学生限于文化跨度和实际经验不同难以理解教材内容.

3课程师资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成为教师,缺少创业理论和企业实践经验,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或者授课偏向理论化;而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因为体制要求的各种资格限制,无法进入高校平台从事教学.

(三)现有创业教学方式的局限

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工商管理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业中所需的主动学习和分析能力培养;授课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安排;在授课中,仍以教师为主,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且考核方式仍以考试为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这些都与创业能力培养理念相冲突.

三、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改革内容设想

(一)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目标是要从传统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向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资源利用整合能力以及团队领导与合作和其他相关能力.对提高高校的就业率、树立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有极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契机,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实践优势,形成教育新局面;同时创业能力培养也能帮助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并促进就业.

(二)改革内容

1教学目的改革.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创业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从传统雇佣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改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被动适应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主动就业.2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构建是整个创业教育中的难点和核心,决定了教育质量.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应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除明确规定需开设“创业基础”课外,其他创业类课程由各高校自行安排.为了健全创业知识体系,国内高校有必要放眼世界,吸取国外成熟经验.美国学者Vesper和Gartner对美国941所大学创业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高校本科阶段开设最多的创业课程有: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等.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可考虑选择上述的一些课程进入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但创业教育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自身的课程有重合也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在现有总课时的基础上,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具体科目,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表1以教育部文件精神为依据,整理各教育内容模块的具体教育内容,并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建议开设的创业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时和学分总体比国外高,在原有课程结构中思政类和外语必修课程已占据较多学分和学时.根据教育部新要求,各高校需开设必修课“创业基础”,至少32学时.将创业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入工商管理的课程体系,在总学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创业课势必会占用专业本身课程课时.因而建议高度整合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将各科目的相近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将“生产管理”和“运营管理”两门课整合成“生产与运营管理”,将“物流基础”与“供应链管理”整合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法”整合成“国际贸易与国际法”等,既避免了课程内容重复,又可以将课程的逻辑关系变得易于理解.还有一种可行方式,如温州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尽量减少创业类课程占用专业学时,在思政课等公共课堂中直接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基本的创业品格和素质,仅在专业课中引入核心创业能力课程.

3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流程构建.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流程的关键,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类与创业类课程相互协调的过程.按照高校教育理念,大学一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基础学习,不宜开设过多的创业课程,第二年和第三年是专业课的学习高峰期,第四年是综合实践期.这种将实践与理论学习截然分开的流程,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且学生即便在第四年获取了实践的感性认识,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因理论课程结束而无法获得系统解决.因而建议在创业教育中,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相互交叉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始安排实践科目,并在检测期安排实践项目,并根据成绩给予学分,激励学生充分利用检测期时间进行创业尝试实践活动.

由于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考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综合培养,在课程安排上较复杂.表2根据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功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泰柏商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及教育部要求工商管理本科必须开设的9门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以及课程复杂程度和先后逻辑关系,设计四年制工商管理学生专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流程,以供参考.

4教学方式改革.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创业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因而对教师引导方法多样化提出了要求.根据德国学者Beer.H的观点,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知识转化的功能不同.在他的观点中,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以及实习和商业计划研讨会四种方式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讲授、作业以及论文和文献阅读的功能只是知识传递,学生能否将理论转化为能力,结果未知(表3).

创业教育更强调知识的能力转化结果,因而教学方法多样化是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本身也是在填鸭式教学方式环境中接受教育,因而对于其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感到陌生,因而高校有必要集中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培训;另一方面,中国教师在上课时,自由权限较小,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高校行政管理者应当适度放开课堂权利给教师.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成功的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调整创业能力培养理念、构建创业能力培养知识体系时以及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时,还应注重其他一些关键问题.

(一)师资

要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中顺利实施创业教育,首要的问题是配备有经验的师资队伍.美国的创业教育由于发展历史较长,师资队伍较成熟且利用率高,但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具备创业经验和理论的师资缺乏现象,从而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完善教师招聘和选拔制度.为工商管理专业配备学术研究型和企业研究型教师,聘请有“丰富企业实践与管理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者作为教师补充工商管理教师队伍,通过开设创业论坛、指导学生做创业方案或论文、接纳指导学生实习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其次,还要充分发动校友力量,让他们充当学生创业咨询或创业实践中的导师.另外,应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以提高对创业的感性知识.

(二)教材建设

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短暂历史,教材开发是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第二个难题.与工商管理专业教材一样,创业教育的大部分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内容组织的体系与案例与中国实际有一定的差别,由于中外在思维习惯和文化历史中的巨大差别,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国外教材上的内容.而我国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弱,短期内将难以开发出合适的创业类教材.各高校需有效组织教师队伍和企业界联手开发具有创业理论和创业案例或者创业能力训练类的创业类教材.(三)配套怎么写作

影响创业教育能否成功地执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创业配套怎么写作是否完善.否则缺少第二课堂的支撑作业,创业教育永远只能停在理论层面上.各工商管理院校应建立完备、有效利用的保障机制.(1)校外充分利用校友等社会、企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已有的校友资源,开发创业实践途径,获取创业资源和经验.国外大学都非常重视校友会的建设,为校友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怎么写作,让校友觉得母校从不曾忘却他们;反过来,校友也会想办法回报母校的培养,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途径,又可以获得资金支持.(2)校内创造创业氛围.工商管理院校应开展各种创新大赛和经济管理活动,创办创业园,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的创业协会组织,并安排专职教师担任创业辅导和咨询怎么写作;有计划地实施“创业项目指导计划”,并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建立相应的项目资助与淘汰管理机制,结合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资金和怎么写作配套.

[参考文献]

[1]李洪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ManT.W.Y,Theresa,Lau,Chan,K.F.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AConceptualizationwithEocusonEntrepreneurialCompetencies[J],JournalofBusinesaVenturing,2002,(17)

[3]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吴国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杨伦超,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结构及其对创业动力形成的影响[J],中国商界,2009,(10)

[5]陈涛,王伟祖,王吴芳,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及其特点[R],浙江理工大学,2009

[6]赵艳丽,陈彦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外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12)

[7]Beer,H.Hochschul-Spin-offsimHigh-Tech-Wett-bewerb;Entrepre-neurship-Theorie,-Educationund-Support,Hamburg,2000

[责任编辑: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