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182 浏览:108298

【摘 要】生存、生活、生命的教育是现代学生精神教育的本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文从“创设丰富主题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参与社会实践”“学科教学渗透”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阐述进行“三生教育”的有效渠道.

【关 键 词】三生教育主题活动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教学渗透家校合作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一味地追求高分、高升学率,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和生动的探究体验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理智训练所代替,忽视了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完全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根本不能体会自己生存的意义,进而随意编排自己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在生活习惯上,追风逐潮、自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在理想信念上,方向迷失,缺乏远大理想;在品行修养上,缺乏同情心,不知道感恩,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性格特征上,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而这些小小的偏差有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甚至会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中生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关注其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对其进行引导已显得刻不容缓.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的实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开展“三生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创造适宜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情境,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尊重别人,感受生命的美好,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让我们教育的意义更深刻、更深远.

1.三生教育”的概念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劳动能力的教育;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渠道

2.1创设丰富主题活动,感悟生命价值.“三生教育”是以教育活动为主的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入脑入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效果,重在实践和体验.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活动、体验的实践和空间,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利用机会,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三生教育”.如,五月份我们围绕着“感恩”主题进行“三生教育”活动,通过开主题班会、朗诵有关感恩的诗歌、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进行感恩回报,在“母亲节”为伟大的母亲送一份礼物,做一件小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感恩”对于个体行为的意义和要求.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父母赐予我们的生命.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从他人那里领受到的关爱,并从内心里感谢他人、回报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让学生在感知生命的同时,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每周开设一节“三生教育”课,一个学年下来就可以进行十多个主题的“三生教育”活动.当然每节的主题,可以在参与学校统一制定的主题活动的同时,根据班级的情况自行选择和组织,以便加强“三生教育”主题活动的积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中学生青春期的成长特点,从学生的经验、兴趣出发,开展过健康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和防震减灾演练等灵活、有效、多样的以学生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探究,使“三生教育”落到实处.

2.2创设时间与空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外来思潮的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起来,如厌学、胆怯、孤独、焦虑、自闭、狂躁等,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班级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应注重活动性、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和谐性、鼓励性,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在“沟通是桥,理解是爱”的班会课上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与人为善,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在“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班会课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与其在挫折面前畏缩不前,不如奋勇前进,把挫折当作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我们要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做生活中的强者,正确认识挫折,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钦佩顽强的生命以适应我们这个竞争的社会.“我,是独一无二的”的班会课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评价意识和社会角色认同,学会自我悦纳.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去做自己,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实自我.鼓励学生开发潜能,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对于少数有心理健康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给予科学有效地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3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生活技能.“三生教育”的实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认知,即认识和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稳定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部分可以提供文字、资料、书籍或视听资料的方式呈现;二是体验,即在全身心投入生命实践的过程中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没有实践体验,就没有养成教育,就没有中学生的成长,生命教育必须强化“实践”的人,鼓励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积极实践,通过实践感悟人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方面提供了践行某些生活原则、体验生活原则正当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从那些优秀的实践者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的机会.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先做正义的事情,然后才能形成正义的品格;人们先做勇敢的事情,然后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如,我们可以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月”活动,进行家庭自我怎么写作、图书馆保洁,校园墙面保洁、学校文明岗执勤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社会怎么写作,在校园、社区、街头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检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4学科教学渗透,寻找“三生教育”的生长点.在学校教育中,“三生教育”不能认为只是班主任的工作.“三生教育”要真正落实,就必须将“三生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落实于平时教学之中,让学生、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使“三生教育”时时在,处处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三生教育”这棵大树发出更多的嫩芽,更加地枝繁叶茂,展现出无限生命力.例如,学生可以在历史课程中学习中外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使学生认识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创造活动,感悟历史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和精神风貌,进而了解生命的深层次意义与价值.即使在感觉离“三生教育”比较遥远的英语学科中也可以进行学科渗透.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教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主体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如,在学习伟大女性的话题时,让学生在主体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伟大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闪光点,使自己做一个有理想,在艰难中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人.

2.5家校合作,让“三生教育”走得更远.“三生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以人为本,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合作是开展“三生教育”、提高“三生教育”有效性的有效渠道.当前中小学大都建立了多样的家校合作的形式,只不过家校合作的内容还主要限于孩子的学业,很少会涉及学生的品质形成(如果学生不犯一些明显过错的话).在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的与家长通话或家访的内容主要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所以,利用原有的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开展针对“三生教育”的主题活动,对于“三生教育”来说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学校里开展的是以“自主、参与、合作”的教育,学生回到家里面对的却是溺爱、专断、唯我独尊的父亲或母亲,他(她)如何能够形成的态度、习惯和品格?因此,我们要注重家庭资源的调动,让家长参与到“三生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进步.

3.结束语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在“三生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三生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真正触及到了教育的根本: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让学生在体验生命伟大的同时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幸福的创造者,让我们教育的意义深刻起来,深远下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