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06 浏览:142661

摘 要:智障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学习焦虑、孤独感强烈、好责备自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父母教养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轻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改善与提高.

关 键 词: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并随之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仅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两个方面.具体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显然,“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就是指“心理健康”.作为一名智障孩子的老师,我更加关注于智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此,浅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认识智障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特殊教育,是学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智力残疾是某些学生的先天不幸,依照“健康”的科学内涵,他们生来就与“健康”无缘了,他们生理方面的不健康――智力残疾,是我们教育者无法改变的,可是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着眼,我们教育者只能也必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对智障孩子实施心理疏导,对其行为加以矫正,以减少和避免这些学生从“生理残疾”走向“心理残疾”,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趋于“健康”.这是我们从事培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它放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去认识,去探索.

二、抓住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智力缺陷,导致智障孩子的认知活动一般表现得比较迟钝.他们的大脑神经通常有一种情性,心理上缺乏需要、追求和期待,因而感、知觉的主动选择功能较差,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小,注意力分散,思维水平低,语言能力发展缓慢,甚至没有.能进行语言沟通的孩子大多发音不准,发音困难,口齿不清.他们的个性特征表现为:依赖性强,惰性严重,做事不能持之以恒,在情绪上表现为易变化,多冲动,行为难以控制,遇事敏感多疑甚至“牛劲到底”.

三、积极探索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教师引领学生向每一个新的起点迈进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每个教育环节中渗透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做他们生活、情绪、行为的表率.

1.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智障学生由于普遍存在生理缺陷,听觉、感知和心理发展的渠道不畅通,他们往往胆小、害怕、羞于见人等而我们创造一个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抑或是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在这里,有丰富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广泛兴趣;同学之间友爱相处,老师爱生如子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会使孩子们感觉到在学校有如到家的感觉.渐渐地,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学校,喜欢上班集体,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充满信心,乐于来到学校,以自己能拥有这样的学习生活为荣.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因此,它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认知、感知能力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是非常有限的.故而,在教育内容上,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孩子的实际需要.从实际出发提供的教育训练内容尽量要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的见,摸的着.活动设计应由近到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主.这些孩子的抽象思维极度贫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要易于孩子们接受、理解,避免晦涩难懂.


3.尽力满足孩子表达情感的愿望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人总有表达的.智障孩子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遇到高兴的事情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他们保持好的心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把想要说的和想要做的都表达出来或做出来.

4.引领孩子学会心中有爱,心存感激

作为老师,我们要无私地爱每一个智障孩子,爱他们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去爱别人,这样他们才不会以自我的情感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平时多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关心他人,学会互相帮助,学会用自己的真情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有的孩子会感激地谢谢你,而有的同学却不能意识到,这就要老师多引导.教育孩子在知道别人帮助、关心、爱他们的时候,要心存感激地去面对,而不是表现为漠视.

5.家长与教师要密切合作

要做好智障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除了老师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多沟通,必要时,也可以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由于家中有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对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无疑是一个障碍.这就告诫家长,在家中,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杜绝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家长的指导,教他们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便正确引导孩子向着健康的心理方面发展.如此家庭与学校紧密结合,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精心塑造智障儿童的健全人格

智障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意愿,注意力的稳定性差、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困扰,常常存在自我毁伤、破坏等异常行为.其中只有很少的因素是因为生理因素,大部份的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藉着点点滴滴的周围成人的行为,在他内心中所产生的自我感觉和意识,潜在的决定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并透过思想和行为,形成他的人格特征.

一个智障儿童,不论他多努力也总是被失败所包围,他总是听人家说他笨、惹麻烦、不好、一事无成等等,无形间他便接受了这样的评论,而产生退缩、不建全的人格特征来.因此,我们的职责就是透过适合他们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协助智障儿童建立肯定的自我形象,也唯有肯定的自我形象才能带领儿童走向自立之道.

总之,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全身心付出和科学的培养方法,以及在家长的配合和协助下,我们的智障孩子一定会有可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