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8 浏览:11482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不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学校应从影响因素入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以切实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心理健康安全工作形式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不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学习、交往、爱情、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乃至发生安全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学生被室友刺死”;“北京理工大学女生宿舍缢亡”等.接连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多数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引起的.因此,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使其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切实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它会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方式有专制式、溺爱式、放任式和式四种.这几种方式,有的会导致孩子产生任性、散漫、无纪律和顽皮等性格特点;有的会导致孩子形成盲从、懦弱、胆怯、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的心理倾向;有的会导致孩子自私、依赖、骄横和情绪不稳定;有的会促使孩子形成热情、诚实、自信等良好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使他们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2.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社会发展对学历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加之许多家长几乎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能为其家庭争光.把督促孩子学习放到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位上,而疏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予的心理帮助.从幼儿开始,许多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能输给别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学习最重要.必须成功,不许失败等.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一味地埋头学习,甚至只知道学习,失去了很多在其年龄段应有的成长经历.由于对学习的错误理解,使孩子对学习的理解进入了误区,再加上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从而干扰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破坏了对幸福感、荣誉感的认知等,诱发了个性缺陷、价值观模糊、心理承受力差等许多心理问题.在不良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习一旦不令自己满意,就产生不良心理倾向,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此,不断加强对学习目的的正确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社会风气、家庭条件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在于社会正确的导向.同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他们在其学习、生活中,易形成良好的心态且易具备各种应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消极的作用,在于社会错误的导向.因良好教育的缺失,使其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等淡薄,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较严重的扭曲,社会责任感趋于淡漠等,易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如黄、赌、毒等,从而滑入歧途.总之,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背负着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重担,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认知理念.因此,当他们力不从心,在迷茫中前进,在困惑中求胜时,给予及时的心理抚慰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二、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学校有一个正常且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使学校安全且稳定.近年来,在学校中由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员及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首先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切实杜绝或减少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其间,领导要重视、部门要重视、辅导员要重视,要将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来狠抓和落实.其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有松懈和麻痹的思想.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必须牢固树立起“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严防心理战线,夯实心理大堤”的观念,做到齐抓共管,重在落实,为学校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三、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

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完美的人格魅力,建立优化的人际关系等,必然带来学校环境的稳定.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作支撑.一味地强化安全教育,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而不作软性的心理疏导,即使力度再大,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2.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生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心理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它是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内在因素.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十分重要,不可小视.

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对一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知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可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可灵活多样,如:广泛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以小品、话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心理咨询对象,因人而宜,对症下药.如:通过心理咨询对有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之心悦诚服.还可以在学校每个班级确定一名学生作为心理小辅导员,建立起信息收集反馈机制,随时可以掌握学生中的思想状况.如:同学间发生的矛盾、可能激化的苗头、影响安定的隐患及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被动局面.主动去让他们打开心扉,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看得清、想得明”,促使其珍爱生命、关心集体、善待他人等.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就能把严重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正确地处理各类心理问题,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和必须做好的工作.总之,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和蔼的校园环境,已刻不容缓.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大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寻求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及时疏导和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才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上成才之道.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总之,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使其功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