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架构

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85 浏览:11450

摘 要:“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相似性,本文尝试分析之,并思考构建相互融合的渗透式的教学设想.

关 键 词:“三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学架构

一、“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似性

“三生教育”实际上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者的简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虽然概念不同,但两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如下:

首先,在宏观上两者具有统一性.一方面两者都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都体现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即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另一方面两者都关注人的素质提升,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的社会适应.

其次,在内容上两者互相包涵.“心里健康教育”包括了角色转换和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都可以在“三生教育”中找到依托,而“三生教育”强调的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都可以通过“心里健康教育”得到实践.由此可见,“三生教育”可以说是“心里健康教育”走向深入的一个领域;而“心里健康教育”则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一种专题活动形式.

另外,在施教原则上两者充分一致.同样都是面向所有学生;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都强调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综上可见两者的异曲同工.

二、“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架构

(一)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框架.其内容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衣学时安排、评价方式,它是教学实施、教材编写的重要基础,是该学科课程的宏观工作策划.因此,架构“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整合“三生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避免教与学的重复和浪费.

初步设想课程纲要模块如下:

(二)教学内容

“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都以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为最终目标,坚持学生是自己认识、成长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此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达到共同的目的.

构建教学板块如下:

表2课程专题教学一览表

[板块\&专题内容\&备注\&生命专题\&生命的起源\&1课时\&生命价值与责任\&1课时\&健康与心理健康\&1课时\&性健康教育\&2课时\&禁毒与防艾\&1课时\&感恩教育\&2课时\&生存专题\&适应与成长\&2课时\&自我意识\&2课时\&生涯规划\&2课时\&情商培养\&2课时\&挫折应对\&2课时\&生活专题\&大学学习\&2课时\&人际交往\&4课时\&恋爱\&4课时\&理财教育\&2课时\&网络心理\&2课时\&职业规划\&4课时\&]

(三)教学设计

该课应该倡导自主学习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增进思考和体悟,从而成为一门真正实用的课程[4].

就教学形式而言,应该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其中课堂教学可以通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情境表演、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外教学则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对“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教学架构的评价

渗透式教学架构实践上是把“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尝试将两门课进行整合.这项教学创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这是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三生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为本、教真育爱,着眼于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以板块教育、专题活动、渗透融合的方式,从管理体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化文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育人合力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三生教育”的课程化、实践化、学术化、社会化、国际化、本土化、常态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优化了教学内容.两门课程的融合使两者从内容到形式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只谈“三生教育”,内容关于宏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比较粗糙;只谈“心理健康教育”又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前提和结果.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生存懂生活,生命更有意义;只有珍惜生命,才明了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生活,更有价值地生存.

再次整合了教学资源.从教学场地和器材来说,不重复占用也减少了不够分配的情况.从教学时间来说,因为两课合并,效率大大提高了.从师资分配来说,不必使用两套教学班子,这样也极大地解决了教学人力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避免了重复累赘吸收,增加了反思实践的时间,大有效益.

另外为新编教材提供了依据.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从心理学角度结构教材内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而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极端后果最终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问题.尝试以“三生教育”的体系编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既是对开展“三生教育”的呼应,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正确反应.


总之,“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渗透式教学,即在进行“三生教育”的同时渗透“心里健康教育”,在着重“心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融入“三生教育”的思想理念.这是笔者的一种不成熟的新教学设想,期望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也能够让学生乐学受益.想法粗浅,仅当抛砖引玉之用.

#65306;高等学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4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3]郑敏,李辉.论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5(6)

[4]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教育评论,2005(1)

[5]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三生教育”情况的汇报

[6]魏振水.关于用三生教育理论统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OL].三生教育网

作者简介:

王一帆(1981~),女,汉族,四川平昌人,保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李杰(1964~),女,回族,云南保山人,保山学院教授,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规划课题:“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探索(GY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