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39 浏览:144645

摘 要:高校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改革的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过硬的外语交际能力和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强烈的研究动机和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然而,我们的教育视野缺乏全球性,教育体制存在守旧与盲动,教育实践存在多种误区,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教学与实践脱节,这些种种不利因素制约着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应该从实际出发,考察制约因素及其原因,从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路径与策略,以改善高校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最终促进国家经济建设.


关 键 词:商务,人才,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5-0108-04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知识结构,如具有国际法和投资法知识背景,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商务知识过硬.此外,他们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人才能够通晓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及具有对风险规避的能力,从而开拓海外投资市场.如今,中国大学部分商学院已充分认识到为企业培养商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全国设立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院校有40余所,如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缺陷,使得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种种制约,国际商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缺乏质量保证,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高校商学院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进程比较缓慢且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下列制约因素:

(一)教育视野缺乏全球性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就业后仍然只能从事单一的对外贸易工作的单证员、业务员、外销员、外贸经理等.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所采用的教材基本都是由国内的教师自己编写的,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原版教材极少.加之教学内容多以书本为主,与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结合较少,知识更新较慢,学生接触不到不同的多元化文化,没有机会体验和吸收新思想、新方法,不能从全球性的视野识别不可预见的机遇,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对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一点,国内如清华大学等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经常邀请如惠普公司总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斯金(EricMaskin)主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以及麦克法兰(F.WarrenMcFarlan)教授一行12人组成的哈佛商学院代表团访问清华经管学院[2].这些与一个学校的战略定位以及办学条件有关,但任何一所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的学校都应该具有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的清醒意识.

(二)教育体制存在守旧与盲动

王咏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行政干预过多从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对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领导行政任命制度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管理官场化、官僚化.在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大学固有的育人理念严重弱化,教学与科研冲突日益激烈,大学工作重心严重倾斜.[3]政府部门过多地以行政方式干预高校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4].高校的管理人员,以行政权力[5]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获取不应该获得的资源,使得学校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大家都想,而不专心于教学和科研业务.高校商学院在招生、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充分的自主权,不能自身打造自己的办学理念、定位、思路及发展规划,因此不能为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同时,专家、教授和学者在高校商学院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从而制约高校商学院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展开,前些年国内对于高校外贸毕业生的数量要求日益加大.在亚洲爆发金融风暴的国际背景下,国家适时出台高校扩招政策.虽然高校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扩招生的规模在急剧扩大,但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一度偏低,毕业生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毕业率高,入学率基本上可以看作成就率,而在西方国家中,因为高等教育毕业率低,成就率远远小于入学率,造成这种盲目扩招的后果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初衷大相径庭.[6]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守旧和盲动的结果.

(三)教育实践存在多种误区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7]是功利主义的,为的是“读书做官”,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但过度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因材施教的后果,导致高校商学院的教育产业化[8],片面追求经济规模效应,忽略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之高校培育创新型教师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自身的传统的,固有的落后因素过多,受评价体系的影响,高校商学院的教授、副教授直接给本科生授课的不多,终日忙于报科研课题、发表凑数论文或出版几乎没有读者的专著,将本科生的课尽量推给刚走出校门毫无授课经验及社会经历的年轻助教或讲师.由于高校有官职的人更容易获得项目和经费,有些教师无心搞本科教学,热衷于官场公关,丢掉师德,带坏学生.在这样一种不良的氛围中,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变得十分现实,普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维[9]和习惯上,缺乏强烈的求知欲,缺乏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所以,就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目前虽然许多高校的商学院都配备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由于专门用于国际商务及相关课程的软件技术水平较落后,因此直接制约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师队伍中尚未形成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氛围,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缺少情境式、研讨式的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这样的课程设置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狭窄单一,不能运用于多个领域,不能与时俱进成为重要的信息分析者,毕业后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形势的变化,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合格标准相距甚远.(五)教学内容与商务实践脱节

我国高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尽管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10]欠缺,应试教育的盛行使得在校学生不善于思考,相当一部分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中,不能很好地将已学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更无法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由于教学理论一般或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教学实践,因此教学理论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扬弃.教学实践的实施者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教学实施的方案、计划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的实施者对筹划中的各教学理论进行检验,并随时调整、修正教学方案、计划等,同时为教学理论研究者对这些教学理论的再研究提供原材料,才可能会形成创新型的教学理论.高校商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正处于发育和成长过程,国际商务业务范围、种类都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日趋复杂.高校的国际商务实验室目前缺乏与行业接触紧密的软件做支撑,因此会使教学与实践产生脱离.加之高校商学院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指导实践课.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师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虽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对企业缺乏真正的认识,对社会缺乏全面的、客观的了解,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11],因此构成有效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又一制约因素.

三、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材培养阻力的成因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专业设置自主权,但在高校商学院的学生学科分类中,专业名称与口径仍被统一划定[12].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在高校商学院中并未被普遍设立.这种情况不利于商学院根据社会和经济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并且难以对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动向做出及时的响应,从而采取灵活的对策.例如地处中部的中南大学商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8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为省重点专业,“金融学”专为省特色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十位.[13]但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14],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5]过程中的主要教学与训练内容大多涉及管理学范畴,并且国际商务本科生在毕业时被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这种以提高效率为本质要求的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设的一门管理学课程就可以完成的.尽管中南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历届毕业生在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16]方面比较突出,就业率也很高,但中南大学商学院至今无法充分整合学院的最强学科组建国际商务系.由于缺乏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管理学科下的国际商务专业文凭,在全球经济贸易形势低迷时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的招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的招生人数逐年递减,经济类的本科生在第二年选专业时更偏向于选择金融专业而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四、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材培养的对策

为尽快为全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高校的商学院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采用全英文国际商务教材,在知识结构上与国际接轨

高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应尽快结合国内外经济贸易新形势,编写和采用先进的全英文国际商务教材,调动优质的师资力量对本科生实行国际商务专业课的全英文授课,引进国内外的企业家定期为本科生举办世界经济形势及国际商务的最新动态,由此开阔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本科生导师应尽量让所指导的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商学院还应尽快设置与国际商务密切相关的课程,让中外企业家及时把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带进课堂,以便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创新能力.

实行导师制,加速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商学院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要传递给学生,课程教学是重要途径,但是,创新能力却基本上无法通过课程教学来传递.商务人才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商务实践活动来培育和提升.导师制实践教学比课程教学更有效.中南大学商学院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让本科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团队与科研项目[17]中,科研成果编成案例进入课堂教学.商学院的导师要引导学生冲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18]中的甘于平庸、不思进取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献身科学、敢想敢干、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导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鼓励学生破旧立新,敢于开拓冒险.建议高校商学院进一步改进期末考试方式,使学生真正能从背书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19].

创建联合教学平台,实现全程虚拟仿真教学

高校商学院的商务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以研究形式安排学生作业,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课堂之外的学习[20].《网络创意营销》课程是中南大学商学院一项全新的尝试.它是一门基于互联网的Join影音互动平台的虚拟课程,由海峡两岸四所大学――台湾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老师共同授课,四校学生自愿报名选修该课.两岸四校同学一同修课与分组合作,是一种较新的多地多校合作的虚拟课堂教学形式.[21]高校商学院要吸引企业参与到与国际商务相关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把企业的理念、战略、需求、文化和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建设实验与创业平台,培养创业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高校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应重视校外实习和校内实验的内容和模式的改进.同时申请足够的资金资助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研究项目,并拟结合社会融资,构建创新创业平台[22].以中南大学商学院为例,该院每年在实验室建设上投入配套经费50万元以上,并从本科教学经费中播出专款资助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研究项目,且拟结合社会融资,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虽然现代教育的技术在大学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加强实验室和产业平台的建设的任务仍旧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五、结束语

高校商学院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改革的课题,正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大学商学院要抓住改革机遇,认真研究国际商务教学的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已具备条件的商学院应该尽早组建国际商务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教学互动,面向市场,为实现培养优质的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47;xwsytjxx/xksppmcx/.

[14]张红爱,肖瑛.政府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策略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2):91.

[15]田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素探讨[J].理论前沿,2008(8):19.

[16]姚志毅.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9(24):65.

[17]徐益军,等.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4):28.

[18]胡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传统中国文化阻力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2-13.

[19]Brinckmann,H.Infrastructureandtoolorsuccesulinstitutionalinnovation[J].TertiaryEducationandManagement,1998,4(1):46.

[20]DeVos,A.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CareerRelatedAntecedentsandGraduates’AnticipatoryPsychologicalContracts[J].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2009,24(3):289-296.

[21]于丽娜.台湾大学宋铠教授做客商学院打造网络创意营销课堂.[EB/OL].综合新闻.中南大学新闻网.(2012-01-12)[2012-01-12].news.its.csu.edu./Archive/200911/20091130030523181.s.

[22]郭桂杭.国际通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评价[J].当代经济,2008(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