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19 浏览:135080

摘 要:本文以ESP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总结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所涉及的课程体系建设特点,力图探究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在工学合作模式下的建设维度,以期为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关 键 词:课程体系;区域经济;工学合作

一、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延续传统课程体系特点的同时,更应具有针对性,要建设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课程,并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促进院校教师、企业及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研究项目,这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的深化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就业适应性;同时,专业的学科建设也将得益于学生和企业的实时反馈,优化的课程体系亦会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但应当注意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区别,在进行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时,要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指导意义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指特殊目的英语,与EGP相对应,商务英语应该纳入ESP范畴.


ESP对商务英语教学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首先,Dudley-Evans和StJohn主张ESP是指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因此该理论可以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导向.其次,ESP注重具体语言应用的教学内容,例如:语域分析、修辞与语篇分析等,同时也反映了话语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因此可以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话语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再次,ESP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这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

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有效的教学模式亦处于探索之中,ESP所涵盖的诸多理论,如需求分析理论和语域理论都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对改善现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对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EGP与ESP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商务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没有很好地体现对商务英语的界定,较大幅度地维持了英语专业的课程,仅是在高年级阶段添加了一些商务类课程,或是在任意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商务类课程.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性

在建设商务专业课程时,仅是在原有的英语课程里加入几门非系统性的商务知识课程,比如:经贸英语、外贸函电、商务导论等,课程缺乏系统连续性.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学生能完成本科英语专业课程学习,但是他们在商务方面的知识只是笼统、零散的,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生对商务知识的学习仅限于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导致涉商从业能力不足.

3.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商务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话语实践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不通过实践是很难培养的.从就业市场来看,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动手能力强、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的人才.

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理论课程教学,忽视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应试能力强,话语实践能力差,商务知识仅仅局限于概念,缺乏综合应用能力.

四、工学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维度

根据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界定,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参考《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围绕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1.选修课程模块应当体现工学合作特点,为区域经济及合作企业怎么写作

选修课程模块相对专业必修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为校企联合培养提供课程平台,可以根据区域经济与专业的结合点设置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为地方经济怎么写作.在校企联合培养和工学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2.课程设置应当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围绕四大专业知识与技能建设

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应当考虑下述知识与技能:(1)语言知识与技能,它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以英语为媒介开展商务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2)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知识与技能,它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对系统商务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的商务活动;(3)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能力指通过培养全球意识,学习国际惯例、文化和礼仪,学生具备在国际惯例的约束下用英语完成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4)人文素养和汉语基础,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汉语和文化基础,同时熟悉英语国家地理和人文概况.

3.校企专家互动的课程建设模式

企业专家是工学合作模式课程建设的要素之一,能否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决定了课程开发工作成败.企业专家的职责包括提供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提供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为课程开发的具体问题提供咨询.校内专家掌握着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是整个课程开发工作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的水平会制约课程开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4.合理的课时比例

EGP与ESP课程和各课程群的间学时比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结合校本实际合理配置,应当避免仅仅在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基础上随意添加几门商务课程,应当系统性配置专业课程.以下各课程开课学时比例可供参考:语言能力课程:50%至60%;商务知识课程:20%至30%;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5%至10%;人文素养课程:5%至10%.

5.平衡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课程设置必须保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平衡发展,四年的专业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不断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特点是应用性和职业型,这要求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平衡好语言技能实践课程和专业商务课程之间的关系.

6.注重应用性,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契合

商务英语专业应用特色在教学中的体现之一便是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形式包括:实验实训教学、专业(顶岗)实习、商务项目设计与策划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等.

商务项目设计与策划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情境,明确具体任务,具体项目要求运用综合专业知识完成商务方案的策划.商务项目设计与策划的教学过程应包括:选择主题、分析数据、撰写报告、调研和答辩等环节.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内容需要与专业相关,手段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具体包括:研究兴趣小组、专业竞赛,读书报告会、学术讲座与研讨、创办刊物、拍摄与制作微电影等.

专业(顶岗)实习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活动须与专业相关.具体包括在岗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专业应当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或借用其它实习场所.专业(顶岗)实习的作用主要是深化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实验实训教学须要遵照教学要求,为学生创造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软件、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进行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