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理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79 浏览:12789

【摘 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观念内化为人们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灌输理论陷入被否定的尴尬境地.但是,灌输理论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对我们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澄清人们对灌输理论历史地位的错误认识,探讨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并研究灌输理论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灌输理论;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内,灌输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灌输理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形势和我国的国内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应当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如何将这一理论正确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正确的认识灌输理论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详细论证了“灌输”原理.他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1]

近年来,有关灌输本质的观点的认识可谓五花八门,概括起来大概又三类:

一是认为灌输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党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正面宣传和教育的方法.

二是认为灌输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一项基本职能,指的是教育宣传、影响、熏陶、输入、充实等.

三是认为灌输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灌输就是通过灌输过程实现的,就如同德育是通过德育过程来实现的一样.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传递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使其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灌输过程.

以上观点从不同侧面对灌输教育进行了探讨,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都只是书面的解释与认识,并没有结合实际,因此,这些认识也就不够全面了.列宁首先根据当时俄国革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阐述灌输教育的重要性,说明灌输教育是原则,必须坚持.与此同时,列宁还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进行灌输教育,以取得理想的灌输效果.

二、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

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激烈斗争,列宁指出,“既然工人群众自己决不能在他们运动进程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那么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2]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历史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在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统治地位,拥有的传播工具多得不能相比.只有通过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意识,才能认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性质,才能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国外的各种思潮也蜂拥而来,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和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复杂局面.有的社会思潮是偏激错误的,会腐蚀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猛烈冲击.特别是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攻击,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图谋.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尤其重要了.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们的头脑需要强化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法符合教育规律,它有科学性.实践也证明它行之有效,它有实效性.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理论灌输法也显现出了它的弱点.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性.在理论灌输法下,教育者成了唯一主体,受教育者成为客体,地位明显不平等.[3]

2、教育内容的悬空性陈旧性.教育者视受教育者为客体,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很少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与渴望.有些理论观念陈旧,无法解释活生生的现实.

3、教育方法的简单原始性.教育者常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你说我听,另一种我打你通,用权威来征服改变受教育者,达不到要求就体罚威胁.这两种均属填鸭式硬灌法它忽视了受教育者内化外化规律,只会造成受教育者的抵触与反感.

4、教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性.教育者的目标就是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兴趣情感态度个性差异和个体需要与价值,这严重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

三、灌输理论的改进

灌输理论尽管没有过时,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灌输活动却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就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教育者先.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者素质树立以受教育者为本的理念,实现平等的双向交流沟通.

2、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时代气息.这样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

3、教育方法多样化现代化,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提高灌输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在灌输中注意不能强硬灌输,让受教育者产生反感;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灌输方法,有的放矢,入情入理,使得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326.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