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在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探微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84 浏览:132070

【摘 要】书法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它不仅是一项技能,也不仅是一项书写工具,而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因此,学习书法不能只注重技法,更要注重书法理论的学习.书法历史是中国的文化史的一部分,书论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书写技法的技巧和精髓,书法传记更是学习者空余时间培养书法兴趣很好的途径,从各种书法理论和形式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最终创造出好的作品.

【关 键 词】书法理论;文化技巧;兴趣审美

一、书法理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国的汉字就有除了文字以外的特殊意义.它代表了中国人最早的世界观,汉字是人与神交流的工具,每个汉字都是神圣的,他的结构笔画都具有独特的意义.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被简化,这种简化的背后是由中国人的审美观承载着.当代,我们学习书法,不仅是技法的传承,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书法史贯穿与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大家很多除了对书法上有贡献,更是在历史中有着不朽的地位.了解书法有助于对历史全面理解.

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在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到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他曾经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更是照耀千古.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传世代表作有楷书《多宝塔》端庄厚朴,筋力丰厚.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宋代大家苏轼,无论是诗词,书法,还是绘画都有不朽的成就,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方位的艺术大家.他的诗词可以与陆游,黄庭坚,辛弃疾并称.他的书法《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笔法老练,一气呵成.他的绘画更是文人画的先驱,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总之,他在艺术上的光环是一般大家难以匹敌的.

除了这两位以外,还有很多大家也类似与他们这样,政治上有地位,艺术上也成就不朽.元代有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明代有文徵明,董其昌,清代有四王.

二、对技法的指导作用

书法理论不仅包括书法历史,更有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书论.这些书论大多记在一些书家自己对书法的感悟,学习的心得,技法的表达.从西汉开始就有学者开始著书立传写书论.西汉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然不是专指书法,但是它最早提出了书法的根本问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这个命题的提出为后世书法理论和后世书法在技法上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唐代不仅经济鼎盛书法艺术也达到鼎盛,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的《书议》、《书信》、《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窦、窦蒙的《述书赋》,徐浩的《论书》、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张彦远编的《法书要录》

宋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虽然宋代的书法成就不及唐代,却能另辟蹊径,一时帖学盛行.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革新和发展.朱长文的《续书断》、苏轼的《论书》、《东坡题跋》、黄庭坚的《论书》、米芾的《书史》

元代书论主要是讲究法度,这对书法学习者是非常有帮助的.元代表论著有郑杓撰、刘有定注的《衍极》和陈绎曾的《翰林要诀》.书法学习到创作的阶段,要有一定的章法,字体字形的改变也要合乎法度.从这些书论中就能了解其中之理.

明代书论最讲究古雅,倡导骨力与研美兼善.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丰坊的《书诀》、项穆的《书法雅言》等则是其代表论著.

清代在古代书法理论中有了明显的转变.从清中期开始书法的学习便逐渐形成了帖学与碑学的不同方式,而且帖学逐渐由盛转衰,碑学则日渐兴盛.故书法理论前期重视对笔墨技巧的阐发,代表著作有笪重光的《书筏》和朱履贞的《书学捷要》.

这些书论可以给当下的书法技法的发展以理论的指导,促进我们理解书法这样一门抽象的艺术.

三、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理论并不都是枯燥的理论,它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人物传记.这些传记包含着古人是如何学习书法,如何刻苦和痴迷.这些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展现了书法的魅力,激起了学习的热情.

王羲之爱鹅,从鹅的美中参悟书法的美.用一本手抄的《道德经》换取道人的一群白鹅.汉朝蔡邕用扫帚在不平整的墙上写字创造“飞白书”唐太宗学书法,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他常临摹虞世南的书法.一次,他练习“戬”,因难把握其神韵,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私下请虞世南.魏征见后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后,感叹不已,深深明白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检测,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柳公权拜师,“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终于苦练之后成为一代大家.宋代米芾幼年学习书法,由于家贫,想向秀才学写字被迫从秀才哪里写来贵纸“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写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仔细研究,从而领悟书法真谛.


这些故事从不同的方面都说明了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会遇到的问题,也教育后人学习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些传记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可以让学习者提高兴趣,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人带来更多的灵感.

四、审美水平的提升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刻不容缓的职责.如何让学生创新,创造出有高品质的新作品更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在要求学生创造优秀的新作品的同时,必须先培养其好的审美能力.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好的作品,能够继承中华文脉又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让世界各国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这些除了仰赖于文字性的叙述,更要有审美实践的分析探讨.不断从历代优秀的作品中分析其韵味,感受它传神所在.中国的文化以儒家,道家,佛家对文人影响最深远.感受书法的美也要对这些哲学领域有所了解.从多个方面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再把这种审美能力运用到创作中去,创作出好的作品.

书法理论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对书法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加愉悦快速的提升学习的速度.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3]金开诚,等.中国书法文化大观[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