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生能力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30 浏览:121174

摘 要:创新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根据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全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提供针对性的依据.

关 键 词: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2

1调查背景及目的

作为教育系统的较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巨大.现代科技革命带来了许多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创新的问题,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原始创新更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本次调查在于了解目前山东各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为研究生教育提供针对性的对策,由此出台能够适合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创新现状并不理想,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低,科研转化成果也不高,如何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我省一直是教育大省,有普通高校百余所,省属高校作为我省研究生培养中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全省甚至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当前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高低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是提高我省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但当前还是缺少对其相关研究.结合山东省高校自身的特点,对我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所以,本次调查根据山东高校实际情况,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视为此次研究评价山东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参考标准,设计出这份调查问卷,并命名为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2基本概述

2.1调查方式以及调查思绪

本次调查系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到包括学生本身、学校、社会三个大方面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本人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与思维、个人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客观因素则包括学校激励制度、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学术环境、导师素质、社会经济等等.

问卷分为两种形式: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客观选择题的每个问题都设计了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本着能够更深度的调查我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情况,通过存在问题、培养方式、提供建议三个方面设计了三个主观开放式问题.

2.2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等5所高校的630名历史专业研究生,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问卷571份,回收率为90%.其中研一190份,研二249份,研三132份.因为研三的学生大都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3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山东省高校的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从年级看,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占33%,二年级占44%,三年级占23%.从性别看,男学生占46%,女学生占54%.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女生稍偏多一点,但男女生人数基本相似,同时也说明了省属院校中女生选择文科的研究生占大多数.从年龄阶段的分布看,21~25岁的硕士研究生占69%,26~29岁的占26%,30岁以上的占5%.这样的年龄分布与他们攻读研究生的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大四毕业后直接考取研究生的占78%,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读研究生的占15%,大学毕业后因未能就业而在一两年内考取研究生的占7%,这说明大部分研究生是大学本科毕业直接攻读研究生的.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参与课题研究的调查

在校期间,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结果显示,研究生期间,没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的学生占64%,参与1项课题研究的占27%,参与2项课题研究的占9%.由此看来,36%的研究生都可以参与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在自己的主动探索或在导师的指导下激发自己的科研创新意识,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但还有64%的学生没有参与过任何科研活动,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

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很多,其中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要算国际国内会议了.参加国际国内历史领域的学术会议,是历史学研究生开拓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的良好机会,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更多更好地学习研究较为前沿的知识信息,同样通过这些感知的训练来不断加强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但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参加过此类会议的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这说明山东省各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并不多,以后应该在这方面予以重视.

首先,导师要让学生能够秉着一定的学习目的多多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研究生自己也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新闻消息、会议记录,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以备自己学习创新之用.

3.2攻读研究生的动机调查

关于攻读研究生的最主要动因,调查数据显示,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找份好工作的占67%,为了学习历史专业以便今后从事研究的占19%,为了提高个人科学素养和水平和的占14%.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43%的研究生还会选择读研,29%的可能会选择,28%的不会再次选择.只有四成的学生很肯定自己的选择,而接近六成的学生对自己选择读研持怀疑或否定态度,这说明研究生期间的教育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尤其是在创新教育上.

调查数据显示,想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占51%,想继续深造的占22%,有选择其他发展的占27%.由此可见,大多数还是受到专业及传统的影响而选择比较稳定的国有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正因如此,这也就不难解释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热潮出现的社会现象了.面对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式,23%的人认为很自信,56%的人一般,21%的人表示没自信.这说明,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已深度波及到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4创新能力调查与分析

4.1关于创新能力状况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对创新素质的了解程度分别为:非常了解的占30%,一般了解的占63%,不是很了解的占7%.在调查对象在学术研究时出现创新灵感的几率上:经常出现灵感的占18%,一般的占61%,偶尔出现的占21%.在将产生的创新灵感付诸于实际科研行动的几率上:经常的占15%,一般的占60%,偶尔的占25%.对于自身创新能力评价中,仅8%的认为很多,一般的占69%,比较差的占23%.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研究生对创新素质的认识并不是很了解.但实际上,我省各高校研究生所具有的创新灵感基本一般,将自己的创新灵感运用到实际中的只有75%.由此得出,山东省各高校历史学研究生虽比较重视创新素质的重要性,但运用能力却不尽如人意.

4.2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客观影响因素的调查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客观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不可能涉猎全面,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

第一,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影响.导师作为学生的首要责任人,本身的综合素质会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于学生都会有所影响,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学习阶段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学位论文的选题、构思及写作上面体现出来的,导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认为导师对研究生写论文帮助非常大的占45%,一般的占39%,几乎没有帮助的占16%.在这方面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84%的学生在论文完成方面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但同时也还是有极少数的研究生导师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第二,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依据自己所在学院的具体情况,认为对于创新能力高度重视的占10%,认为一般的占66%,认为不够重视的占24%.结果显示,大部分山东高校还是比较重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校学生对于学校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评价也较为满意.而在评价学校的激励制度方面,认为自己学校激励制度很好的占14%,认为一般的占61%,认为很差的占25%.由此看来,山东省各高校研究生对本校的相关创新能力机制还是比较满意的.虽如此,但学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因为不满意的比例为四分之一,所以各高校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应该设立各种管理制度,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以真正达到激励学生创新的目的.

第三,思想教育.研究生学习期间,和本科学习阶段一样,各高校通常为方便管理,都会设有辅导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其辅导员对他们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非常强的占18%,认为一般的是46%,几乎没有的为36%.从最后一个数据显示,山东省各高校思政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还是比较小,现实中研究生辅导员负责日常事务性管理更多一些,所以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第四,教学方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学,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在被动和封闭的环境里单向地“求学”,这就遏制了学生独辟蹊径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目前我们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占15%,一般的占40%,需要改进的占45%.接近一半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模式感到不满意,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需要重新考量了.

第五,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经济社会影响创新能力培养较强的占46%,一般的占38%,较弱的占16%.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一员,也是社会里的一员,他们已经深刻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他们创新能力培养施加的影响.这也反映出为什么很多学生会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攻读大学和研究生,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更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创新思维.

总体而言,当前调查中我省各个高校的历史学研究生对自身所受的相关教育满意度占21%,觉得一般的占53%,觉得不满意的有26%.由此看来,研究生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整体还是比较良好,同样不排除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去解决,以达到确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5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获取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本次调查问卷除了客观题外,同时还有三个较开放的主观题: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怎样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建议学校提高加强创新能力.由于主观问题,调查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答案也就不统一.方便起见,选择每道题应答较多的答案的来看:

在第一个问题的显示中,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不够完善、科研经费不充足、教育模式不科学.

第二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着重培养的是:注重个人素质拓展、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培养创新能力要通过加强学术氛围、合理订制管理体制并且增加经费的投放及一些学术活动.

由此调查结果看来,我们发现山东省各高校研究生对于创新的状况不是很了解,创新意识转变成科研成果的贡献率不高,目前学校对于创新教育的投入还不是很多,对于创新教育我们的升值空间还很大.

在强调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研究生本人、导师、院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创新的教育观来进行研究生教育,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适应时怎么发表展需要的真正的创新型研究生.

作者简介:成积春(1965-),男,汉族,山东日照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朱英(1987-),女,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山东曲阜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