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403 浏览:157798

作者简介:卓贞运(1981-),男,汉族,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的理论和教学.

摘 要: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深入发展,但是目前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却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务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并运用于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实践.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高职院校;任务导向;教学改革;国际商务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随着WTO的加入,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蓬勃发展态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贸易行业无疑将有一个更加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据IDG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要量超过200万人,同时我国有超过300家高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有数十万国际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事实却刚好相反.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另一方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表现尤为突出.其中缘由耐人寻味,笔者认为,供需脱节是造成国际商务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国际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国际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几年来针对就业所做的毕业生反映的现实是,不少外贸类企业并不乐意接受刚出社会的外贸类专业毕业生,原因是他们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而在此方面,大部分国际商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弱势,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定位能力及工作适应能力的低下;或者实训教学和现实的工作情境差别过大,学生难以将其对接等问题.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15至20门学科的课程,意欲培养学生的全面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但由于“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生所学课程大多不切合实际需要和落后于应用,造成学习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差悬殊,加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注定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困难.

其次就业方向不明确影响学生就业.很多高职院校不能明确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方向,也不了解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割裂了供需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机联系,培养了很多社会不适用的人.社会上很少有标明招收“国际商务”人才职位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把国际商务人才包含在市场调查、市场策划、市场推广、商务谈判、英语函电、货运保险、报关报检等职位里面而没有单独给予列出,国际商务学生在应聘时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国际商务理解的不同,使学生在就业时普遍感到迷茫,这样一来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就与企业用人单位发生错位,造成专业不对口的检测象,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对国际商务前景的信心.

第三缺乏职业规划造成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困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纸上谈兵未能给予学生以有效的培训,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学校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教育,学生知识结构又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未毕业已处于失业状态;加上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不明确,社会又没有对国际商务给予明确的就业方向,有关部门也没有为该类专业提供职业辅导和指引,致使国际商务学生就业方向不明、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业艰难的情况发生,与当前企业和用人单位急需来之能战的有用之才形成脱节,大量缺乏实际技能和知识过时的学生未能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

三、解决问题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是在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的确遇到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个商务流程,在该流程上的专业方向太多,因此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太多,而且每个岗位都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课程.这样,自然导致了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泛而不精的不良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关键技能入手.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并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招生是文理兼收,三校生与普高生并存,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根据他们的基础、兴趣、爱好,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英语基础较好,对商务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另一类是英语基础薄弱,但有商务倾向的学生.显然,虽然他们同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学习的重心和发展方向应该是不同的,前者应该是国际商务的语言交流;后者应该是国际商务的流程运作.只有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专业方向,他们才能学以致用.这是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急需改革之关键.

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方向的划分是由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该专业的专业定位特殊性决定的.但是专业方向的划分只是一种形式,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技能,在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还必须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市场需要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如果将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法运用于此,就可能为我国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其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任务课程链路”.每条链路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课程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条链路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任务导向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工作为任务驱动的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我们可以分析其各自不同方向的岗位专门技术,从而根据其职业专门技术设计系统化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和方法.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践

我们可以把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二是“专业能力模块”.关于前者,其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对于商务及国际商务有基础的认识.对于刚由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外贸行业,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到外贸类专业学科的学习,需要有一定准备,这一部分的理论教学将成为初入专业门槛的过渡学习.因此,本阶段的学习将着重于以设计出相应直观的学习任务来带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针对后者,其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个模块中,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学习领域,以学生的实施带动技能培养和素质形成.因此,对这一模块中的教学内容,需要以不同的岗位所涉及的不同的具体工作为依据,归纳出岗位的单项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由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

“任务导向”法,就是在教学中以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并最终转化为专业能力.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际商务的核心工作就是货物的进出口,其中包括了解商品、市场推广、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货运保险、报关报检、制单结汇、退税核销等流程.这些环节的学习分散在不同的课程里.这些课程对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这些知识是成体系的,由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中的某一课程时没有学好而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显然这种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被激起兴趣,学习中没有内驱力和应有的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为学生设计一个长期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完善,而且该任务与课程相关,同时该任务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多数学生毕业时货物进出口的技能将会自然形成.只有让学生有一个长期的任务,才可能设立更加明确具体的短期学习任务.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交流和沟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就业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合市场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能力.虽然在课程体系里有大量的英语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听说等等,可是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依然非常贫乏.原因何在?首先,英语教师可能并不是“商务人士”,他们只是英语教师,因此他们只教英语知识不教英语交流.其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英语交流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本人认为,商务交流应该贯穿在整个专业学习中.

国际商务源于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实际上,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为国际商务的教学改革提供的很好的素材.作为教师,必须布置一些学生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比如,讲授外贸商品的包装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去观察一些包装,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那些有意思的包装.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自觉的去学习商品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标志、条形码等知识.

除了布置了长期学习任务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任务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些专门的学习任务.以出口业务这一学习领域来说,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这里的学习任务就是构建这样一个框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行动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自然形成的,其内化于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的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而教师是该工作任务的设计者、塑造者,是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贴切地怎么写作于其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也更加真实,同时教学内容和考核更加贴近学生将来的实际岗位要求,使学生的合作、处世能力得到锻炼;对于老师来说,也应该加强自己与外商客户的沟通能力和网上各种外贸业务操作的能力的实战能力,培养自己的“双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培养合格的国际商务高技能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