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变化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12 浏览:21654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01-01

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就尤其重要,为了适应各方面发展与变化,财政部、卫生部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里对固定资产科目的核算、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科目的账务处理进行了科学改进.

1新旧制度中固定资产科目变化对比

(一)固定资产定义

旧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指持有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其中:专业设备的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一般设备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新制度中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则调整为:“专业设备的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一般设备的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二)固定资产核算范围

旧制度中,医院固定资产分五大类:1房屋和建筑物、2专用设备、3一般设备、4图书、5其他固定资产.且应用软件没有明确的规定.

新制度中,医院固定资产分四大类:1房屋及建筑物、2专业设备、3一般设备、4其他固定资产.图书则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但不需计提折旧.且新制度对于应用软件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如果该应用软件构成其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应当将该应用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的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三)相关科目的应用

旧制度中,与固定资产相应使用的还有“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两个科目.固定基金科目一般与固定资产科目金额相等,反应的是医院积累的固定资产价值.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则体现的是医院为购置固定资产的储备.

新制度中,取消了上述两个科目,并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该科目作用于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使医院总资产更为真实的体现.同时,新制度还增设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变化的实质在于:当固定资产拟出售、报废或发生毁损时必需核销时,需先将固定资产的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而旧制度则是在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后,才将清理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改革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的必要性.

近年来,物价指数的不断高升,固定资产的界定如果仍延用原来的标准,那么低值固定资产势必会无形的加大管理投入,降低医院的管理效能.可以说,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提高,则更利于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

固定资产核算范围改变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应用软件已成为医院运营中不可或缺的资产,在新制度中,就明确了应用软件的财务核算口径,将软件进行了非常清晰的界定与划分,让长期以来困扰在各个医院的难题得以解决.

(三)固定资产相关科目改变的必要性.

旧制度中,固定资产以原值反映,没有折旧,只要资产没有报废,无论其是否仍有使用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一直保持不变,那么,势必导致虚增医院总资产和净资产,会计报表反映失真,医院管理层与财务部门根本无法对资产的真实情况进行管理与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改革势在必行.

新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能很好的反映了资产损耗的情况,也真实体现了资产实际的价值.同时,新制度还新设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能将固定资产处置的全过程以原貌反映.旧制度中,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在没有得到上级的批示时,资产就一直停留在固定资产总账里,清理过程无法核算,新的会计制度借鉴了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模式,解决了该问题.而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失真,所以更好地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2012年全国统一执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弥补了旧制度的不足,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变化则更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医院的资产信息更为真实、完整、准确、可靠,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